蛋:长16.5CM 直径11.5CM 孵化温度36.9 湿度25-35 孵化期40天
鸵鸟 鸵鸟分布在非洲的北部、中部和南非。栖息在开阔的热带稀树草原和沙漠地带。喜欢群句就,耐干旱,可数月不饮水,耐热力强。清晨或黄昏活动频繁。杂食性,食物以植物种子、果实、双子叶杂草为主,也食昆虫、爬行类小动物。性机警,平时速度达80km/小时,最快达140km/小时。 鸵鸟寿命约30年,3岁性成熟。每年旱季进入繁殖期,繁殖期有占区行为。为一夫多妻配偶系统,一般1只雄鸟配3~4只雌鸟。繁殖期间,雄鸟常常争斗。营巢于地面凹灌中,每窝产卵12~15枚,卵颇大,淡黄或白色,椭圆形,长径15、85~17、78cm,短径13、1~14、0cm,重约1 300~1 900克。孵化期42~50天,一般由雄鸟完成孵化和育雏,也有雌鸟白天孵化,雄鸟夜间孵化的说法。早成性,幼雏离巢即可行走,由亲鸟照料9个多月。 摘于:《常见鸟类生态图集》。 美洲鸵鸟 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栖息于沙漠、草原或平原的开阔灌丛地带,主要吃植物的种子、果实、杂草,也吃昆虫、爬行动物等动物性食,很少直接饮水。群居性,可结成20~30只的大群。善奔跑,会游泳。 美洲鸵鸟的寿命约20~30年,2岁性成熟。每年5~10月是美洲鸵鸟的产卵季节,在繁殖期,它们常1雄鸟和5~7只雌鸟结为小群生活。雄鸟对所属的雌鸟起保护作用,性凶猛好斗,常为争偶出击。几只雌鸟均在胸鸟掘的坑内产卵,1巢常产卵20~30枚。卵长径12、78cm,段径9cm。一般卵重600~700g。孵化期34~42天,雄鸟负责孵化和育雏。雏出壳后为灰色绒羽,有灰色条纹,行走很快。 摘于:《常见鸟类生态图集》。
三年养殖6000多只 鸵鸟人工养殖陕西省亚洲第一(www.breed.net.cn)
陕西省从1998年首次从非洲引进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目前鸵鸟存栏已达6000多只,我省鸵鸟养殖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1998年,省农工商总公司投资1800多万元,远赴重洋从非洲纳米比亚引进了120只鸵鸟,在西安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建立起了鸵鸟良种示范场,随着种群的扩大,还在大荔、榆林等地建立了7个养殖分场。鸵鸟以草食为主,繁殖力强,适应性广,几年来,经过精心饲养,鸵鸟在我省这块北方冬天较为寒冷的地方闯过了产蛋、孵化、育雏、饲养、防病五道关,养殖规模也迅速扩大到了6000只。鸵鸟群的扩大,给鸵鸟产业化奠定了基础。目前,我省已开发出了鸵鸟肉、鸵鸟蛋、鸵鸟蛋壳工艺品等系列产品,都很受市场欢迎。
澳洲鸵鸟饲养管理技术
澳洲鸵鸟,学名鸸鹋(EMU),原产于澳大利亚东部。体重在禽鸟中仅次于非洲鸵鸟,为世界第二大禽鸟。我公司于1988年开始从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引进,进行繁殖及种鸟选育,开创中国澳洲鸵鸟养殖业之先河。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完善的澳洲鸵鸟繁养规程。 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鸸鹋7-8月龄即可推向肉食市场,18-24月龄达到性成熟,体高约1.5米,体重约45-50公斤,一般年产蛋30-50枚,蛋重约600克,繁殖期长达30-40年。
鸵鸟养殖场的卫生防疫工作 孵化机网010-62475888
鸵鸟在自然环境中,抵抗力强,耐粗饲料,很少发生疾病,其主要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人工饲养的鸵鸟,如果管理不当,营养不足和卫生防疫工作不好,就要发生疾病,造成损失。笔者根据自己同野生动物打交道多年的工作实践,浅谈一下鸵鸟养殖场的卫生防疫工作。 一、场址的选择 1.鸵鸟场应选地势较高,向阳,避开风口,避免冬季寒风的侵袭,不要在阴湿低洼积水的地方建鸵鸟场,选择地址还需考虑发展余地。水源要充沛,水质要好,最好是打井取水,地下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以免水源不足造成经济损失。 2.场地应选择交通方便,能接通能源的地方。 因为饲养鸵鸟要运进饲料、饲草生活用品等等,又要运出种崐鸟、种蛋、商品鸟,交通方便道路平坦可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损耗,但又不能距交通要道太近,还必须考虑到鸵鸟的防疫,一般要求距主要公路1公里以上,还要考虑到鸵鸟场周围,2公里以内不能有家禽饲养场,以免交叉感染疾病。例如:我们的饲养场周围养鸡、鸭、鹅造成我场的鸵鸟患霉形体病。确保能源,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鸵鸟生产中,种蛋崐的孵化,雏鸟的保温,饲料的加工,供暖通风,用明都需要电,因此,鸵鸟场的电源要求充足和稳定。场内还应备有发电机,以免通电受阻时造成损失。 3.场地的土壤应符合鸵鸟的生态习性,环境安静, 尽量避免应激反应,最好选择沙土和沙壤土;通气性好,导热性较小,微生物不易繁殖,易保持干燥,不会形成大泥泞,因鸵乌的排粪尿量较频易造成地面污染。如不选择这样的地方,每年拉沙子经费也是十分可观的。笔者在实践观察,鸵鸟十分胆小,很容易产生应激,对空中的飞机声、汽车、拖拉机行驶都十分敏感,特别是在产蛋期,造成鸵鸟蛋滞留,造成损失。所以在建场时,一定要套围墙,即要考虑到鸵鸟的生活习性,也要接近自然状态的环境,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生产潜能。 4.布局合理,有利于生产。鸵鸟场应包括生产区、 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区、生活区等。生产区要根据风向,按孵化室、育雏室、青年鸟栏、成年鸟栏顺序排列。辅助生产区,如饲料库、饲料加工间、兽医室、车库等要与生产区分开,这样有利于防疫,应避免非生产人员随便进入该区而引起疫病的传播。行政管理区,包括门卫、进场消毒室、办公室等,应设在与生产区风向平行的另一侧,距生产区300-400米以上;化粪池应设在地势低洼下风方向,距生产区,生活区最好在500米以上。生活区,包括职工宿舍、食堂、 文化娱乐场所等,最好与场区完全隔开。笔者看了几家鸵鸟场,生产区、孵化室全建在一起,甚至连围墙、门卫都没有,用铁丝网圈起来就养鸟,长此下去就会出现鸟病多、死亡多的局面。 二、鸵鸟场的卫生防疫 鸵鸟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好坏是该鸟场成败的关键。防疫就是防止疫病在鸵鸟场传播和发生。以保证鸵鸟场正常的生产运行。鸟场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综合性防疫措施,预防疫病的发生。 1.加强饲养管理,增加鸵鸟抗病力,饲料配比要全面,按鸵鸟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性能合理配制饲料,青饲料、精饲料合理搭配。 要保持饲养场清洁卫生,运动场内无异物。特别要注意软包装(塑料袋),有不少草食兽吃了软塑料袋,造成肠梗阻和胃阻塞现象。粪便要勤清理,因鸵鸟的吃粪便习性十分普遍,要保持鸵鸟适宜的温湿度、充足光照、环境安静。 2.实行严格的消毒,建立日常卫生防疫制度,如严禁外人擅自进入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外来参观人员参观要经过消毒,并穿特备的工作衣、鞋帽。饲养员不准任意串栏,出入鸟场要洗手消毒,更换工作衣、鞋帽。日常饲养管理要做到回舍净、饮水净、饲料净、用具净和人体净,未经消毒车辆不准进入鸵鸟场。孵化室、育雏室、青年鸟圈舍都要定期消毒,用百毒杀和菌毒滴1:300的比例,可以带鸟喷雾消毒。 3.要把好引种关,从异地引进鸵鸟时, 除有关部门做必要的检疫外,鸵鸟一定要隔离,经30天的观察,补注疫苗后方可合群饲养。 4.预防接种,提高免疫能力。 为了预防和控制鸵鸟发生传染病,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各种疫苗的预防接种,以提高鸵鸟的免疫能力。笔者把我场的免疫程序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7日龄时:鸡新成疫Ⅱ系或Ⅳ系点眼滴鼻, 疫苗用量是鸡的50倍量。 21 日龄:鸡新城疫Ⅰ系皮下注射用量是鸡的50倍量。 60日龄:鸡痘刺种(每年6月份,皮下刺种)。 生长期的鸵鸟6个月重复免疫1次,种鸟每年免疫1次,如发生霉形体病,每年要注射支原体苗1次, 用量是鸡的50倍量。 为防止幼鸵鸟的大肠杆菌疫病和球虫病,幼鸟要注射大肠杆菌苗,和不定期的投放防球虫药物,接种疫苗的前后二周内,要特别加强饲养管理、增加蛋白质和维崐生素供给量。搞好饲养场内外的定期消毒及栏舍的环境卫生和预防消毒, 以增强鸵鸟的抗病力。 鸵鸟场应建立监测系统和检疫、驱虫制度。总之,制定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并认真执行,是保证鸵鸟场生产正常进行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份,所以养鸵鸟的同行要充分提高。认识,万万不能掉以轻心,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 保持雏鸵理想成活率的方法 雏鸵鸟是指从出生到3月龄以下的小鸵鸟。 雏鸟成活率低是困扰鸵鸟养殖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场通过几年来的摸索,近两年雏鸵鸟成活率都稳定在75%以上。根据笔者几年的经验,谈谈保持雏鸵鸟理想成活率的一些方法和几点体会。 一、设计育雏场舍要科学 除达到常规设计要求外,我场的育雏舍和给饲棚的地面都是用陶地板砖(别名"楼板砖"、"防潮砖",用陶泥烧成)铺设的。陶地板砖具有优良的吸湿、防潮、隔热性能,能保持地面干爽,可有效地避免雏鸵鸟?quot;内脏低热症",而且它又特别防滑,能减少因滑跌而导致的雏鸵鸟的腿部畸形,地面清扫、清洗、消毒也方便。运动场纵向长为20~30米,宽4.8米,纵向中部设计成一个低缓的斜坡,以锻炼雏鸟的腿力。运动场两头各l/4的部分铺以10厘米厚的细沙。沙是用网孔为0.2平方厘米的铁网筛呈40°~50°倾角筛过的。运动场中间的l/2的部分让草自然地从簿的细沙下面长出草皮,嫩草能满足雏鸵鸟好啄的嗜好。这样,可有效地克服雏鸟前胃的沙积。 二、执行消毒制度要严格 消毒工作搞得好,就可以杜绝一切传染病源,是保证雏鸵鸟健康的重要条件。饲养人员必须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消毒双手,换鞋、更衣后,再脚踩消毒池进入饲养场内。 青料洗净后用50~10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一会,白天和晚上饲喂雏鸵鸟用的水盘、料盘要轮换,每次用后需进行清洗,并浸泡消毒。及时清扫粪便,对饲养舍与给饲棚每天早晨、中午、傍晚应各清扫一遍。 地面和1米高的墙壁每天要用0.1%的消毒灵喷雾消毒一遍。育雏箱内作垫床用的麻包,署天每日应更换2次,冷天每日应更换1次,洗净的麻包要用0.l%~0.2%菌毒净浸泡消毒30分钟。饲养间和给饲棚关养雏鸵鸟1.5~2月后必须空栏、清洗、大消毒一次,并净化半个月,用3个浓度的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后再行使用。 运动场细沙要经常翻晒和消毒。 三、搞疾病防治要仔细 1~3日龄的雏鸵鸟要用碘酒作脐部消毒,每天不得少于3次,对脐部收缩不良的雏鸟还应给脐部涂抹利福平软膏,以防脐炎。对雏鸵鸟畸形脚趾的纠正,在2~3日龄就应开始,常用"捆绑纠正法"。为不影响雏乌脚部血液流通和腿部发育,更换和放大脚环标记要及时。针对雏鸵鸟对新城疫易感,在雏鸵鸟的9~14日龄需接种NC-Ⅱ系苗,过3周再加强免疫1次,然后每月接种1次(注:此免疫程序仅限于雏鸟期)。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细心观察雏鸵的活动情况、精神状况、饮食和粪尿情况,按?quot;早、快、严、小"的原则,使疫病尽快得到控制,病雏得到及时治疗。 四、提供生活条件要适宜 适宜的生活条件是育雏成功的保障。1.温度:由于雏鸵鸟的保温能力和体温调节能力差,保育箱中的温度,在雏鸵鸟的头5日龄控制在35℃~32℃,以后每周递降2℃~3℃,到9周龄时大致降到18℃~20℃,保育室可以低保育箱6℃。冬春严寒时节育雏,保育室达不到要求的温度时,保育箱可采用高点温度育雏。2.湿度:刚孵出的雏鸟肌体中含有大量水份,适宜的湿度应有利于消肿,又不致于造成脱水,一般湿度控制在60%~70%。在高温多雨时节要勤换麻包垫。3.通风:非洲鸵鸟有一个天生的膀胱,小便量很多。大量的排泄物可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体,对雏鸵鸟的眼睛,呼吸道都有危害。育雏室要保证通风良好,但一定要防贼风和穿堂风。4.光照:为保证6周龄以下的雏鸵鸟在夜间采食活跃,照明灯泡最好用100瓦的白炽灯。2月龄后,如果雏鸵鸟发育正常,夜晚可不开照明灯。5、密度:养1.5月龄以下的雏鸵鸟需要饲养舍的面积是1只/平方米,养1.5月龄以上雏鸵鸟需要饲养舍的面积是0.5/平方米。每群雏鸵鸟最好是8~12只,对及时发现发病个体,及时治疗病雏有利。 五、饲养方法要恰当 恰当的饲养方法是雏鸵正常生长发育的先决条件。1.开水开食:雏鸵鸟出壳后的头3~5天可由卵黄提供营养,一般我们在雏鸵鸟第3日龄开始供给饮水和饲料。如果同一批出壳的雏鸟有几只的话,一般其中会有雏鸟带头饮水采食。对某批只孵出一只的情况,有时需诱导采食。 到5日龄时,新生雏鸵鸟可放出保育箱,采食饮水由大点的雏鸟来引导,开食的青料一定要细切,青料太干时,可用水润湿后再拌入精料中。最初的3~5天给新生雏鸵鸟饮用3%~5%的多维葡萄糖水。2.饲喂:饲料要少喂勤添,特别是高温潮湿季节,更应勤添换。雏鸵喜吃青绿饲料,一般采用往精料中多次拌入青料的方式来提高雏鸵鸟的采食量。雏鸵鸟利用粗纤维的能力差,给2月龄以下的雏鸵鸟饲用苦荬菜、小白菜、通菜(藤莱或空心菜)、春色叶、香荬叶等;而不用禾本科牧草,怕引起消化不良。饲用雏鸵鸟的青料最好不用红薯叶,因红薯叶生风止气,对体质欠佳的个体不利。3.全面平衡的营养:有条件的场家最好生产雏鸵鸟专用的全价料,我场给雏鸵鸟饲用的是肉仔鸡料,雏鸵鸟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生长效果。为保证雏鸵鸟能健康成长,饮水中经常添加多种维生素,加速补-14、速效-15等,还要定期搞高锰酸钾、亚硒酸钠和硫酸锌饮水,以增强雏鸵鸟的体质,同时防止由这方面因素引发的腿病。在冬季,因日照时间短,要注意给雏鸵鸟补充Va、Vd,以防冬季最易发生的软骨病。 六、过度性的工作要搞好 过渡性工作搞得好,就可以减少雏鸵鸟的应激,从而减少损失。首先,要有足够的耐心搞好雏鸟的开水开食工作。开好食后又要注意10日龄左右的雏鸟出现的补偿性进食现象,如果控制不好,雏鸵鸟最容易在这一阶段发生严重腹泻。一般采用缓慢加料的办法、让雏鸵鸟平平安安地渡过这多事之秋。如已出现拉稀,可给雏鸵鸟口服腹可安、黄连素、痢特灵、氰霉素等均可止泻,如腹泻严重的,同时还要口服药用炭(木炭粉)。增加雏鸵鸟的活动范围和运动时间要循疗渐进,延长雏鸵鸟与细砂接触的时间也要循序渐进。20日龄之前雏鸵鸟最好不要与沙接触。20日龄左右,开始在雏鸵鸟休息的办法,增加其运动量,缩短每次放鸟的时间。就这样采取勤关勤放的办法,让雏鸵鸟渐渐地习惯有沙的环境。当雏鸵鸟可在沙地上自由运动时,可把供雏鸵夜晚休息的麻包拿掉,再把垫床的沙加厚一点。但必须注意,给饲给水的地方,绝对不要有沙,因雏鸵鸟最喜食地面上的饲料和水盘周围的脏沙。当搞好以上工作后,接下来的转群和转料的工作就比较容易些了。雏龄小,转群越要小心,为使雏鸵鸟应激小些,提倡整群转,赶群转栏比一只只抓要好。确实要抓,也要先抓大点的雏鸵鸟,再抓小点的雏鸵鸟。2月龄以后,给雏鸵鸟饲用的全价料要过渡到中鸡料。转料要采用三三制,即先换l/3的中鸡料,饲用3~5天,再换成2/3的中鸡料,饲用3~5天,然后全部用中鸡料。转料突然会引起采食下降,转栏与转料千万不可同时进行。 以上是我场保持雏鸵鸟较高成活率的一些做法。总之,雏鸵鸟的饲养管理方式、方法多种多样,雏鸵鸟的饲养管理是一种技术性。 摘自:中国农网
鸵鸟 又名“非洲鸵鸟”。鸟纲、鸵科动物。现代生存的最大的鸟。雄鸟高可达2.75米,雌鸟稍小。两翼退化,胸骨的龙骨突不发达,不能飞。尾羽蓬松而下垂。足具二趾和肉势,强而善走。雄鸟体羽主要为黑色,翼羽和尾羽白色;颈部呈肉红色,被有棕色绒羽,雌鸟羽毛污灰色。群居,杂食性。产于非洲沙漠地带。卵甚大,重500~1009。经驯养,可取用羽毛和皮、肉。 另种美洲鸵,较非洲鸵小,雄鸟体长约1.5米,雌鸟体约长1.4米。尾羽退化,但两翼的羽毛发育较好。 鸵鸟,体大,产肉率高,其肉味美,皮、毛皆为饰品加工原料。目前四川万能鸵鸟公司已在西昌建有鸵鸟繁育场。 鸵鸟--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第一章 种鸟的繁殖与管理 一般野鸡双翼发达、善飞翔,所以鸟巢健在较安全的高处,如屋檐下或树丛中鸵鸟双翼已退化,但双腿发达,适于奔走生活,因而鸵鸟巢不同于一般野鸟巢,如一所前浅浅的洼地或浅槽,就可以成为鸵鸟产蛋、孵化的处所。而且,鸵鸟智能不高,它可能随随便便选一个地方做巢,所以养殖者要精选一处安全、舒适的沙地,周边围上栅栏作种鸟场,这样可以提高种鸟的产蛋量,减少种蛋破损、污染的机会,进而提高孵化率。 选定场址围好场后,在各处分散地挖些浅窝,底部应平坦,并铺上一层河砂以防止鸟蛋有时相互碰撞而破裂、破损。另外,还应在鸟巢周围堆一浅堤,防止地面污水浸入巢内而造成污染。也可以在种鸟场内一些安全、安静处堆一些细砂做成鸟巢,为鸵鸟产蛋提供方便。 一、 种鸟的繁殖 1.母鸵鸟的繁殖系统 野生母鸟大约3岁时达到性成熟,公鸟则迟一年。 但鸵鸟性成熟年龄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营养因素,如果营养充足一只圈养鸵鸟在18~24月龄时可产10~20枚蛋,但有一部分是无精蛋,到第3年时才真正达到性成熟,在产蛋期每只鸵鸟可产蛋40多枚,有些甚至超过80枚。 雌性鸵鸟同其他鸟类一样,仅左侧生殖器官发育,而右侧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退化。卵巢以短的卵巢系带悬挂在左肾前叶腹侧,幼鸟为扁平椭圆形,表面呈颗粒状随年龄增长,卵泡不断生长发育,形成一簇小不等的葡萄状卵泡。在交配季节,成熟卵泡破裂释放出卵子。由输卵管伞攫取进入输卵管的起始端--输卵管漏斗部,如遇上精子,则在此完成受精过程。卵子含有大量积聚的养料,通常称卵黄,外面包有一层卵黄膜。卵子下行至卵白分泌部形成卵白和卵带以固定卵黄,卵黄和卵白是鸟类胚胎和雏鸟早期发育唯一重要的营养成分。然后在输卵管峡部形成部分卵白和两层纤维素壳膜。在峡后较宽的部位是子宫,卵在这里停留的时间最长,子宫黏膜分泌碳酸钙等沉积物形成蛋壳。如壳膜分泌紊乱,则易形成软壳蛋。阴道是输卵管的末端,开口于泄殖腔左侧,它分泌一层釉状沉积物于蛋壳表面,形成表面光滑的壳角质。如阴道发炎,常产下粗壳蛋。 卵细胞受精后,其染色体开始分裂并最终形成合子(即受精卵),含有父母亲代的双重遗传特征。 由于外界温度低于母鸡体温,因此受精卵离开鸟体后即停止发育,但一旦环境温度适宜,就会从新开始发育。所以鸟蛋最好贮存于阴凉且室温恒定的地方。 在产蛋期,母鸡每两天产一枚蛋,如营养因素或环境条件不适宜,就会影响产蛋。在产蛋初期,由于公母交配尚无规律,所以第一批常常是无精蛋,且有些表面凹凸不平、粗粗糙,或形状不规则,这可能是刚开产母鸟的繁殖机能尚未完善的缘故。 2.公鸵鸟的繁殖系统 有些公鸟在2岁时就有繁殖能力,但此时繁殖力低。一般雄鸟在3岁时完全达到性成熟,而母鸟在2岁时就已开始产蛋,所以在购进种鸟群时,公鸟年龄稍大一些,避免产大量的无精蛋。 公鸟性情个体差异较大,尤其在交配季节更应注意。大部分公鸟会主动地靠近母鸟调情。 表现为公鸟放低臀部,弓着背稍稍扬起翅膀围着母鸟转圈,头也左右摆动,并发出咯咯声,以此来吸引母鸟的注意。这些求爱行为,有助于刺激种鸟场内所有公鸟和母鸟同步发情,有利于交配同期顺利完成。但有些公鸟在交配季节会变得凶猛异常,攻击母鸟和其它公鸟,影响其它鸵鸟的交配,所以应注意观察,及时隔离并淘汰那些性情暴躁的公鸟。 如母鸟接受求爱,就会温顺地蹲伏在地上,这时公鸟爬上母鸟,其左腿靠近母鸟左侧站立,右侧轻轻地靠在母鸟背部右侧并插入阴茎,此时公鸟左右摇晃着,而母鸟则紧紧闭着嘴并晃动着头。 在性成熟前,公鸟的性器官特别小,18月龄时,其睾丸仅仅指头大,直到性成熟后才有所增大。在交配季节,成熟公鸟的睾丸有拳头大。此后睾丸萎缩,到下一交配季节又开始增大。 鸵鸟的羽毛颜色与生殖器官有着密切关系。如睾丸决定了公鸟的颜色和深红色羽毛,而母鸟卵巢缺失时,其羽毛呈黑色。公鸟的喙部和腿部变成鲜亮的猩红色时,表现其繁殖机能已达到高峰状态。如在交配季节,其色彩变淡变浅将意味着受精率下降。因此,养殖者应多加观察,应让那些色彩艳丽的公鸟多交配,而把其它状态不佳的公鸟隔离开。 二、 种鸟的选育 鸵鸟育种,特别是选择性育种,尚为系统的资料。在当今市场上,羽毛价格比鸟皮和鸟肉要高,所以大家只把目光对准那些羽毛美丽的鸵鸟而不关心其体形。但对鸵鸟养殖业来说,体形才是最重要的。养殖者应选择体形大,骨架好,和羽毛艳丽的鸵鸟作为种鸟,作好标记对其遗传系谱进行详细分析,并选育那些繁殖力高的种鸟。因为无法捕获大量的野生鸵鸟群来进行杂交育种, 如果不在已有鸵鸟群中严格选育的话,只能把这一新兴行业带入死胡同。 鸵鸟的选育与其它动物(如家禽、家畜)的选育标准和方法基本相同,我们可以充分借鉴这方面的经验,做好鸵鸟的选育工作,促进鸵鸟养殖业的发展。 三、 人工受精及去势 1.人工受精 鸵鸟的人工受精还没有广泛地应用但这种技术的研究已有所发展。现将公鸟的采精和雌鸟的输精详述如下: 采精:助手将手伸入鸵鸟泄殖腔并翻开肛门,露出并展开阴茎,操作者用纱布包囊阴茎后,左手握住,右手中指插进泄殖腔的阴茎皱褶内(注意:阴茎在尿生殖道下面)。用两只手指在尿生殖道的背侧指尖呈博动状轻轻刺激以促进射液。精液沿阴茎褶流出时用集精杯或集精官收集,静脉注射催产素后,可缩短刺激时间,增加精液量,且不影响精子密度和活力。 授精:右手轻轻插入母鸟泄殖腔盲端,用手平直下压其末端褶部,再通过尿生殖道口向前伸,在尿生殖道左侧寻找阴道口。用一15厘米长的输卵管从手背上伸入输卵管阴道部,注射1毫升精液。 2.去势 在非种用鸟中,为了减少争斗常对公鸟实行去势手术,其操作与公鸡的阉割手术相似,但手术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后要缝合伤口,防止感染,促进愈合。 四、 种鸟的管理 根据美洲和非洲一些国家的饲养情况,鸵鸟管理有粗放式饲养、半集约化饲养和集约化饲养等三种管理模式。 通过近几年来的调查表明,半集约化群养育种法最好,尤其是在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方面尤其突出。因此建议鸵鸟饲养管理者采用半集约化方式饲养,至于鸟场的大小,各个养殖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经济来源,可用场地的大小,水源是否充足,放牧是否方便等,灵活掌握。如在某半集约化鸵鸟场,种鸟群公母比例约为1:1,即25只成年母鸟和22只成年公鸟,假设每只母鸟每年孵出20只健康雏鸟,那么一年就可以生产出500张皮。 鉴于大多数鸵鸟场都是以集约化或半集约化方式进行管理,所以粗放的散养方式就不作介绍。 1、种鸵鸟的集约化管理 集约化饲养时,正常情况下,公母比例为1:2,但是要保证放养时鸵鸟之间要和睦相处,否则生产就会受影响。 在交配季节,如果更换一只公鸟与母鸟同群放养,生产力会有所下降,因此更换公鸟应慎重担当公鸟很不称职时,就要及时更换。再则,公鸟不宜太肥,以免影响正常交配。 长期稳定的营养供给是保证生产性能良好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管是产蛋期还是休产期,一年四季都要确保充足的营养,保证公鸟、母鸟在整个交配季节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2、种鸵鸟的半集约化管理 有人发现,在半集约化饲养时,一只强壮的公鸟可能会霸占3~4只母鸟。如果我们据此安排种鸟比例,就会导致公鸟过少,它们也会相互争夺母鸟而打斗,影响交配,又会消耗公鸟的体力,从而导致生产性能大大下降。一般来说,在半集约化饲养场,20只母鸟配15只公鸟,这个比例是比较恰当的。但养殖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周围环境建立种鸟场,经常观察鸵鸟的表现和行为,及时调整公母比例。 如鸵鸟场比较大,考虑增加公鸟数量,使公母比例为1:1,增加公鸟与母鸟相遇交配的机会,以弥补大场地的不足。 再则,前面以讨论过,营养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整个鸵鸟的生产阶段,不要轻易地突然改变饲料。 五、 影响产蛋的因素 1、鸵鸟管理的方式 鸵鸟的管理方式前面以有详细讨论。 2.成年鸵鸟的性欲 一个有很多年经验的饲养者应善于观察鸵鸟的行为,严格淘汰出那些繁殖力或生产力低下的种鸟,因此在配种季节应注意公鸟羽毛的颜色。 3、产蛋高峰期 鸵鸟每年有两个产蛋高峰期,第一次在春季,第二次在夏季。第一个产蛋高峰期受精率高于第二个产蛋高峰期。 4.营养 营养状况是影响鸵鸟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它既影响产蛋量又影响受精率。因此,在鸵鸟的整个生产阶段要保证长期稳定的营养供应,不要随意改变饲料,另外,种鸟不宜过肥,因为种鸟过肥既影响公鸟的交配,又影响母鸟的繁殖性能。 5.配种状况 在非配种季节,公鸟与母鸟应隔离饲养,最好是相互看不见也听不见,以免相互刺激而影响休产期的育肥,从而保证在配种季节时个方面处于顶峰状态。如在休产期,种鸟混养,母鸟提前开始产蛋,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而导致生产性能(如产蛋量、受精率、孵化率及生长发育)下降。 6、气候 气候变化也会影响鸵鸟的生产性能,特别是在第二个产蛋高峰期更明显。如持续不断的暴雨、突然袭来的寒流,都会使母鸟停产一段时期。 7、应激 鸵鸟的整个生产阶段都应避免不必要的应激。因为鸵鸟刚进入一个新环境要过一段时期才会适应,所以应在产蛋前至少30天将种鸟迁进种鸟场。如在产蛋期转群,很可能会使产蛋性能下降。 收集蛋时应小心谨慎,不要弄出声响,应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干扰正在配种或下蛋的鸵鸟,因为任何不必要的刺激都会影响鸵鸟的交配或产蛋。 第二章 种蛋的收集与贮存 鸟蛋的孵化率对任何养殖者来说都至关重要的,而孵化方面所现的问题都与贮存时期管理不善有关,如鸟蛋的搬运、清洗、存放的位置与时间等都有影响孵化率的关键因素。贮存时间与鸵鸟的品种有关,但对大多数鸵鸟来说,最好不要超过7天。 一、 种蛋的收集 产下的蛋,应立即收集,因为鸟蛋在野外的时间越长,暴露于有害因素中机会就越多,对孵化率的影响也就越严重,所以应及尽早尽快收集。如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及在炎热的环境中时间过久,都会对鸟蛋产生不良影响: 1.在炎热的环境中,即使没有鸵鸟抱窝孵化,但当环境温度升到孵化温度时,受精卵也会发生细胞分裂和胚胎发育。然而,环境温度不稳定,会影响胚胎发育,导致孵化率下降。 2.即使有母鸟抱窝,如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过高的环境温度也会使鸟蛋内部温度升高而使胚胎死亡。 3.当环境温度和湿度适合维生物生长时,微生物会大量繁殖,而蛋污染的机会可能大大增加。 4.在野外无人看管时,有些动物可能偷食鸟蛋。 鸟蛋在由车辆、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长途运输时,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蛋应以干布擦拭干净; (2) 装蛋箱应垫以泡沫塑料或棉花; (3) 检查气室,确保气室朝上; (4) 在运输工具上也应垫加泡沫塑料。因反复摇晃颠簸会破坏鸟蛋的内部结构。 (5) 箱子外面应涂上白色油漆以防止热辐射。 二、 种蛋的清洗 清洗目的是保持蛋的清洁与干净,防止微生物污染。如果蛋基本干净,只是稍微有点脏,也必须清洗。如果蛋太脏,应以含消毒液的温水,轻轻地用小毛刷刷洗,以防止可能发生的污染。最好用流动的温水(40℃)清洗。在盆里清洗时每洗一个蛋后应换水,而且盆子也应彻底洗净也可以在温水里加一些含氯或含碘的清洁剂。整个清洗过程不要超过2~3分钟。清洗后让其自然干燥,有条件的话,可喷以1%万克消毒液(Vircon Solustion)。清洗后禁止用湿布擦拭。因为湿布可能含有许多微生物而增加污染的机会。禁止用冷水清洗。因为如蛋内温度高于水温,蛋内容物就会受冷收缩,导致脏水吸入蛋内而造成污染。 另外,也应防止搬运时的污染。我们的手往往带有许多微生物,因此在手接触鸟蛋前,一定要用含清洗液的温水洗手。 蛋的清洗必须在贮存前进行。干净的蛋可直接贮存。但无论如何不要刮擦蛋壳,以免微生物通过蛋壳破损处侵入蛋内而增加污染的危险。
鸵鸟的品种简介
前面已介绍过,鸵形目中包括非洲鸵鸟、美洲鸵鸟、澳洲鸵鸟、鹤鸵等。因非洲鸵鸟生长快、繁殖力强、易饲养和抗病力强,所以国内外养殖的基本都是非洲鸵鸟。它在鸵形目中属鸵鸟科,鸵鸟属,非洲鸵鸟种。种是动物分类学中的基本单位,而品种则是畜牧学上的概念,主要是人工选择的产物。 猪、马、牛、羊等家畜的驯养历史可以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末、新石器时代初。经过六七千年的驯化培育,形成了具有独特的经济有益性状,能满足人类的一定要求,对一定的自然和经济条件有适应性的不同品种。野生动物中只有种与变种,没有品种,非洲鸵鸟被人类驯养的历史才100年,形成较有规模性养殖也就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所以人工养殖的鸵鸟只有3个品种,即蓝颈鸵鸟、红颈鸵鸟和非洲黑鸵鸟。为了便于引种和饲养管理,以下简介非洲鸵鸟的3个品种及鸵形目其他主要类群。 非洲鸵鸟品种
1.蓝颈鸵鸟 分为南非蓝颈鸵鸟和索马里蓝颈鸵鸟两种。南非蓝颈鸵鸟原产地南非,头顶有羽毛,雄鸟颈部蓝灰色,跗跖红色,无裸冠斑,尾羽棕黄色,通常将喙抬得较高。索马里蓝颈鸵鸟原产地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头顶无羽毛,雄鸟颈部有一较宽的白色颈环,身体羽毛明显呈黑白两色,而雌鸟为偏灰色。颈部和大腿为蓝灰色,跗跖亮红色,尾羽白色,有裸冠斑,虹膜灰色,通常将喙抬得较高。蓝颈鸵鸟体型较大、生长速度快,作为商品鸟10—12月龄即可上市,比黑鸵鸟提前1—2个月,产蛋性能略低于非洲黑鸵鸟。
2.红颈鸵鸟 分为北非红颈鸵鸟与马塞红颈鸵鸟。北非红颈鸵鸟原产地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头顶无羽毛,周围长有1圈棕色羽毛,并一直向颈后延伸,雄鸟的颈和大腿为红色或粉红色,喙和跗跖更红,在繁殖期特别明显,有裸冠斑。马塞红颈鸵鸟原产于肯尼亚南部至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坦桑尼亚。头顶有羽毛,雄鸟颈部和大腿为粉红色,繁殖季节变为红色。腿部亮粉红色,尾羽污白色,略带褐色或红色,在颈部大约1/3处沿着黑色体羽替代裸皮处有一小圈白色羽毛。红颈鸵鸟饲养较少,主要是用于导入血液提高非洲黑鸵鸟的生长速度和增大体型。
3.非洲黑鸵鸟 人工培育品种,是在南非利用蓝颈鸵鸟等原始品种通过杂交后长期选育而成。非洲黑鸵鸟体型较小、腿短、颈短、体躯丰厚,性情温驯,羽毛密集,分布均匀,羽小枝较长,看上去非常漂亮,便于饲养管理。其产蛋性能优于蓝颈和红颈鸵鸟,一般4—5岁的雌鸟年均产蛋100枚,优秀者可达150枚
鸵形目其他主要类群
1.澳洲鸵鸟 体羽黑灰褐色,各羽的副羽十分发达,成为与正羽一般大小的羽片,翅羽退化,仅余7枚与体羽一样的初级飞羽,头顶不具盔。内趾爪不发达。成鸟体重30—45千克,最重达55千克。高1.5米左右,雌雄鸟相似,成鸟头顶和颈部为黑色。繁殖季节雌鸟头和颈部具有稠密的黑色羽毛,幼鸟的头和颈具有黑色横斑。
2.美洲鸵鸟 主要特征及外形似非洲鸵鸟,但体形较小,雄鸟小于雌鸟,雄鸟身高约1.3米,雌鸟身高约1.4米。
3.美洲小鸵鸟 身高很少超过1米。除此之外,在每个翅上有一强壮的爪。奔跑速度每小时60千米。具有很好的视力及听力,两性相似,但雄鸟体色略暗,体形略大于雌鸟。体重25千克。繁殖季节,美洲小鸵鸟在颈部具有明显的环。幼鸟比成鸟体色暗。美洲小鸵鸟背上有许多白色斑点,但幼鸟背上无斑点。
鸵鸟饲料来源:
植物饲料有:苜蓿、红三叶、柱花草、象草、皇草、甘薯藤、苦荬菜、胡萝卜、黑麦草、墨西哥玉米、槐树叶等。 配合饲料品种:玉米、小麦、豆粕、麸皮、进口鱼粉、苜蓿草粉、食盐、碳酸氢钙、贝壳粉、骨粉、蛋氨酸、赖氨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
鸵鸟栏舍建造:
围栏 鸵鸟场以围栏相隔,栏高2米左右,材料应光滑不带刺,最好有一定弹性,以免鸵鸟碰撞时受伤。可用铁丝网、金属管栏栅,也可用简易的竹木栏栅。 铺沙 室内、运动场铺5—20厘米厚的沙,使地面硬度适中。
雏鸵鸟培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雏鸵鸟是指0—3月龄内的幼鸵鸟。育雏是养殖鸵鸟成败的关键一环,育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备鸟的合格率,间接影响到种鸵鸟的种用价值,并决定鸵鸟场的经济效益和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我们根据近一年来的育雏经验,认为育雏过程中应着重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密度 育雏密度对雏鸵鸟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雏鸵鸟的培育一般采用地面育雏,在出雏后第一周内,每只雏鸟需要面积至少0.16—0.2平方米,以便雏鸟既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休息场所,又可有效地减少雏鸟相互间的应激,防止腿部畸形。以后每长大一周,活动面积至少应增大10%,同时区域的角落应做成弧形,以免雏鸟因温度过低时在角落堆积而导致踩伤、挤伤,甚至造成死亡。 2、温度 温度是育雏的首要条件,必须严格而正确地掌握。初生雏鸟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全身着生绒毛状的穗状羽毛,防寒能力较差,既怕冷又怕热,因此,对温度反应特别敏感。到第4周后,可以耐受轻微的温度变化,但夜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恒温,防止气温降低。一般育雏室内供暖装置为红外线灯或电热管,功率为100—500w,根据空间的大小,在不同位置安装不同数量的红外线灯,高度可随时调节,保证室内有适于鸵鸟休息、活动、采食的保温区域,并有一定的温差,使雏鸟接受生理范围内温差的锻炼。用红外线灯育雏时,温变稳定,便于消毒,育雏效果好,温度一般控制在:0—7日龄,34—36.5摄氏度;8—14日龄,31—33摄氏度;15-24日龄,27—29摄氏度。最好不用白炽灯供热,因为白色光线易诱导雏鸟相互啄毛,不利幼鸟的休息和睡眠。 3、湿度 育雏期的湿度要根据出壳鸟的状况来调整。如果孵化期的湿度掌握得比较好,孵出来的鸟不水肿,不干皱,雏鸟健壮,相对湿度在50%一60%,其成活率较高;如果孵化期湿度高,孵出的鸟其腿部、腹部、头颈部严重水肿,此种情况下,若雏鸟转入育雏室时湿度太低,雏鸟会在短期内失水,衰弱而死。根据具体情况缓慢降低湿度,雏鸟成活率会提高。一般育雏室湿度控制在60%以下为宜,否则会使水肿加剧,卵黄吸收不良。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降低雏鸟成活率。 4、卫生防疫 卫生防疫对3周内的雏鸟十分重要。雏鸟抗病力差,加之舍内密集饲养,易患肠道和呼吸道病,因此。应采取综合性防病措施,主要包括饮水卫生、环境卫生、预防接种和饲料卫生。饮用水的水质应符合人的饮水标准,最好用凉开水或过滤水;饲料要保证新鲜不变质,青饲料要求多汁、易消化、适口性好,先清洗消毒,再切碎,与精料混合饲喂;垫料要求每天清洗消毒;食盆、水盆亦应每天清洗消毒;运动场、育雏舍应定期用1:3000的百毒杀或1:400的抗毒威等喷雾式冲洗消毒。预防接种的主要疫苗有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结核病卡介苗等,应逐只注射或滴眼,并严格按免疫程序及日寸接种。 5、通风换气和光照 通风换气的目的是排除室内污浊的空气,换入新鲜空气,同时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一般要求鸟舍内闻不到气味。冬天进入鸟舍的风要求预热,不要直接吹到雏鸟身上,防止感冒。如果天气晴朗,雏鸟出壳后1周便可放出户外运动,一方面促进卵黄吸收,另一方面保证合理的光照.从而调节雏鸟的钙、磷代谢,增强骨质,防止腿畸形,同时还可以增强雏鸟机体的免疫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夏季应防止长时间暴晒,运动场内要设置凉棚或种植绿化树。 6、饲喂和管理 6.1、出壳后的鸟要求先饮水后开食。饮水要求水温24摄氏度左右,并加入B族维生素等,用电解质、葡萄糖配制成营养液效果更好。开食在初饮后l一2小时,喂给混合精料,开食料要求拌湿,水料比为1:1,在幼鸟群中放1—2只年龄稍大的鸟引导开食,因为驼鸟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模仿性。每天每只精料喂量:1—30日龄70g;31—60日龄300g;60一90日龄525g。青饲料按精料量的1—2倍投喂。从出壳后第2周起每只每天补充砂砾4—5粒,粒度大小由米粒大逐渐增大到1cm直径大小。 6.2、管理上应按不同年龄分别饲养,并严禁工作人员串岗;雏鸟运动场内的异物(如铁钉、玻璃片、烟头等)应每天清理出去,防止胃肠梗塞等病发生;育雏区应尽量保持相对安静,减少对雏鸟惊扰,防止应激;育雏舍应保持空气新鲜,地面干燥、清洁;鸟粪要及时清除,至少每周消毒一次;食盆、水盆应置高5cm左右,以免雏鸟来回走动而造成词料、水质污染;饲养员应每天作好观察记录。随时掌握雏鸟的动态,发现情况,及时处理。保证雏鸟健康生长。每育完一批雏鸟。应认真写好阶段性小结报告,总结经验,以便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2000年3月11日 鸵鸟养殖管理 在自然养殖条件下, 鸵鸟产蛋落地后常常被泥土、粪便污染,受污染的鸟蛋经过清洗、 消毒等多重手续处理,还是免不了受细菌感染, 孵化过程中常出现中晚期蛋内雏鸟死亡,甚至出现“炸蛋”, 以致整箱蛋受感染而报废,给饲养场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我们在对孵化中的鸟蛋进行多次观察,发现, 受污染的鸟蛋在孵化中期出现蛋内有多处细菌斑点, 还有孵化后期的鸟蛋因受细菌感染,自身蛋温升高加快,致使晚期死之。 通常在孵化过程中发现有些鸟蛋后期突然失重加大, 解剖后雏鸟干枯死之,这便是典型的细菌感染。 实行“人工接蛋”,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试验,一年中接蛋率在85%以上,孵化出雏率比过去提高20%,现将此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分管技术员受掌握鸵鸟开产期, 首先备好经过熏蒸消毒的塑料袋或干净毛巾。 二、 通知饲养员对开产期的鸟进行观察一般开产鸟在前10天左右雄鸟邦助母鸟在圈内“扒窝”, 母鸟常在坑边转圈,鼻孔发红,开产当开进食量减少, 特别是产前母鸟在圈内来回走动焦燥不安, 这时饲养员要把手用消毒液洗干净,准备好塑料袋或毛巾, 静候在鸵鸟不易发现的地方进行观察。(鸵鸟产蛋一般是在下午2点~7点左右)。 三、产蛋前2分钟左右,母鸟会蹲下,口流黏液,扇动双翅,发出震颤志声,开始产蛋。 此时接蛋人员要立即轻跑过去, 一手拿毛巾接蛋量一只手轻提鸟的尾羽,防止尾羽沾上鸟蛋而受污染。 接蛋时人要蹲下防止雄鸟对你的功击。 四、接下的蛋是干净潮湿的, 饲养员要及时送交种蛋熏蒸室,孵化员接管进行消毒立档储存。 消毒时要等蛋表面水份风干后才能进行。(雨天接蛋要用塑料袋,防止雨水污染)。 五、熏蒸或储存鸟蛋应把有气室的一头朝上放好。 鸟产蛋时有气室的一头先出来,接蛋时只要注意一下, 告知孵化员便行了, 接蛋能解决气室方向认定的一个难题。 2001年10月10日 鸵鸟的运输 为推动鸵鸟产业的发展,提高鸵鸟的成活率,降低成本,鸵鸟运输这一关是不容忽视的。在我场运输距离最远为几千公里,路途死淘率最低为0,最高为30%,为搞好大批量鸵鸟的运输,本人曾做过一些尝试,在此浅谈儿点: 一、运输前的准备 起运前,首先应选择好运输工具、包装物,并对其进行清洗消 毒,然后再选鸟、装运。 1.运输工具的选择:根据运鸟的数量及其大小确定运输工具。 2.包装物设计:采用铁架木箱,长3米、宽2米、高2.5米, 框架为铁制,四面封以高为1.5米的双层木板。顶部用纱网覆盖, 似挂“蚊帐”状,箱内不分隔,每个大箱装6-8只,在木箱底面上 垫5至15厘米厚砂子和糠壳混合物,可以减轻震动的影响。 3.器械及药物准备:持针钳、线剪、镊子、注射器、缝线、止 血敏、碘叮、酒精、棉花、云南白药、抗应激药、镇静剂、广谱抗 生素、麻醉剂、苏醒灵等必备药品。 4.将选好的鸟单独饲养,种鸟运输前10天减少精料使其停产, 运前3-4小时停饲及在水中加抗应激药、Vc,和电解质,运前30 分钟在饮水中加镇静剂。 5.每个车箱,应隔离一个小应急区域(能装2-3只鸵鸟)由 于应激、惊骇,常有个别鸵鸟卧地不起,在运输中易践踏致伤致死, 对这些鸵鸟必须及时隔离,尤其对那些惊恐不安鸵鸟要罩头罩,开 口缝用松紧带穿好。 6.长途运输,应安排好运输时间,最好是傍晚起运,到达目的 地正好是白天,有利于鸵鸟入栏的安置工作。如果晚上到达,鸵鸟 视物不清,易造成意外伤亡。 二、运输过程中的工作 1.运输鸵鸟车队前面有一辆带路车,控制车队车速,不准超车、 闯红灯、急刹车或快速启动加速,车队最后有一辆押运车,防止车 掉队或有其他意外事故好联络。 2.在运输过程中,夏季天气过热,应进行防暑降温、喷水降温, 但喷洒不能过多。冬季,雨季过冷,应加盖蓬。 3.汽车运输时,应配备两名以上司机、押运员,一方面观察鸟, 另一方面协助司机做好行车安全,车队应有一名技术人员,对伤病 鸟进行处理。 4.中途应供给足够的饮水、青料、精料,个别不吃食鸵鸟进行 人为灌服,如遇堵车、停靠站、用餐、过渡等。中途停车时,更应 观察鸟群,加强饲养管理。对个别体弱的鸟,补充能量及蛋白质(如 白糖、鸡蛋)。 三、到达目的地后的工作 经过长途运输后的鸵鸟,大部分又渴又饿,显得疲倦不堪,须 做好如下工作: 1.让鸟充分休息后,供给足够的清洁饮用水和优质青料,饮用 水加少许广谱抗生素及抗应激药,精料次日再饲喂。 2.精料中拌适量植物油,由于应激影响,5-7天常表现采食 量极少,粪便干燥,鸵鸟喜欢采食运动场上的沙粒,10天后转换饲 料。 3.对个别过度衰弱鸵鸟,采用人工助饮,可以减少死亡,方法 是左手抓住鸵鸟下喙,右手将胃导管置于食道中,灌服体能恢复液, 配方如下: 500毫升热水+100微克50%葡萄糖+25微克复合维生素B+0.l %Vc+四匙消化酶剂+少许苏威电解多维+鸡蛋1个。 4.对受到意外伤害的鸵鸟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细菌感染,对个 别严重感染者,可以输液,配制如下: 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毫升X1+注射用青霉素钾80万IUX4.0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10毫升X1.0+肌苷注射液混合1次静脉输液, 每日2次,连用2-3天,对撞伤重的鸟,外加风湿灵注射液。 2001年1月13日 鸵鸟维生素预混剂的配制方法 2001年6月11日 维生素是维持鸵鸟健康和正常生理机能的必须成份, 对种鸟的繁殖和幼鸟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鸵鸟对维生素的需要量高于一般畜禽,因此使用鸡用的多种维生素,常造成种蛋的授精率、 孵化摩纳哥低和幼鸟的脚趾扭曲,腿变形等不良后果。笔者在大同信达鸵鸟场工作期间, 根据96年全国鸵鸟培训班推荐的维生素标准,自配维生素预混剂, 经三年多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取得了孵化率79.9%,育雏成活率(三月龄)76.19%的较好成绩。现将维生素预混剂的配制方法介绍如下。 一、原料的选购:常用的维生素有13种,其中脂溶性维生素有4种,即维生素A、D3、E、K3,水溶性维生素有9种即维生素B1、B2、B6、B12、冷酸、叶酸、生物素、烟酸和胆碱。以上维生素的原料,均应购买单项维生素制品,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如有效成份的含量、 有效期、剂型,批准文号和生产厂家等,以保证维生素预混剂安全有效。 二、设计维生素预混剂应遵循的原则: 1.维生素A、D3很不稳定,易受到温度、湿度、阳光、贮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降低活性,因此维生素A、D3供给量比需要量应增加1~3倍。 2.对繁殖期种鸟维生素E的供给量应增加1倍。 3.为了防止幼鸟脚趾扭曲,腿变形和滑腱症的发生,对维生素B2 、生物素、叶酸、烟酸和胆碱等比需要量可适当增加。 4.氯化胆碱呈碱性,易潮解,为防止影响其他维生素的活性, 应在配合饲料时单独添加。 5.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可作为安全量看待, 在配制维生素预混剂时不再计算。 三、维生素预混剂的配制方法: 1.确定鸵鸟对维生素需要量的标准,根据96 年全国鸵鸟培训班推荐的 鸵鸟维生素需要量见表1。 2.设计维生素添加量,根据鸵鸟对维生素的需要量、 青饲料供应情况和上述原则进行设计。现以产蛋鸵鸟为例,如表2(1)。 3.计算每吨饲料各种维生素添加量,并将IU和mg换算成万IU和g,如表2(2)。 例:维生素A24000IU/kg×100÷10000=2400万IU维生素E60mg/kg×1000÷1000=60g 4.根据每克维生纱原料有效成份的含量, 计算出一吨饲料各种维生素原料的用量,如表2(4)。 例:维生素A2400万IU÷50万IU/g=48g维生素E60g÷50%=120g 5.将表2(4)各种维生素原料用量相加为361.3g,另加玉米淀粉到5000g,然后倒入锥型搅拌机中,预混15~20分钟,即为产蛋鸵鸟的维生素预混剂,使用时按0.5%加入配合饲料中。 四、维生素预混剂使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维生素预混剂的添加量,应根据青饲料供应情况、应激、 产蛋量等因素增减5%~15%。在青饲料充足时添加量可适当降低,在应激、免疫、产蛋高峰期可适当增加。 2.维生素预混剂应密封,在避光、避热、干燥的地方存放, 贮存时间 不要超过两个月为宜。 3.在配制维生素预混剂时,称量一定要准确,重要在100克以上的误差不超过1克,20~100克不超过0.3克,20克以下不超过0.1克。 4.维生素原料的粒度要求,除VA、VD3的微胶车剂型外,其科粒度较大的维生素,应研磨后再通过60目筛过滤方可加入。 文章来源:中国农网 加入时间:2001年6月11日
鸵鸟养殖管理
在自然养殖条件下, 鸵鸟产蛋落地后常常被泥土、粪便污染,受污染的鸟蛋经过清洗、 消毒等多重手续处理,还是免不了受细菌感染, 孵化过程中常出现中晚期蛋内雏鸟死亡,甚至出现“炸蛋”, 以致整箱蛋受感染而报废,给饲养场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我们在对孵化中的鸟蛋进行多次观察,发现, 受污染的鸟蛋在孵化中期出现蛋内有多处细菌斑点, 还有孵化后期的鸟蛋因受细菌感染,自身蛋温升高加快,致使晚期死之。 通常在孵化过程中发现有些鸟蛋后期突然失重加大, 解剖后雏鸟干枯死之,这便是典型的细菌感染。 实行“人工接蛋”,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试验,一年中接蛋率在85%以上,孵化出雏率比过去提高20%,现将此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分管技术员受掌握鸵鸟开产期, 首先备好经过熏蒸消毒的塑料袋或干净毛巾。 二、 通知饲养员对开产期的鸟进行观察一般开产鸟在前10天左右雄鸟邦助母鸟在圈内“扒窝”, 母鸟常在坑边转圈,鼻孔发红,开产当开进食量减少, 特别是产前母鸟在圈内来回走动焦燥不安, 这时饲养员要把手用消毒液洗干净,准备好塑料袋或毛巾, 静候在鸵鸟不易发现的地方进行观察。(鸵鸟产蛋一般是在下午2点~7点左右)。 三、产蛋前2分钟左右,母鸟会蹲下,口流黏液,扇动双翅,发出震颤志声,开始产蛋。 此时接蛋人员要立即轻跑过去, 一手拿毛巾接蛋量一只手轻提鸟的尾羽,防止尾羽沾上鸟蛋而受污染。 接蛋时人要蹲下防止雄鸟对你的功击。 四、接下的蛋是干净潮湿的, 饲养员要及时送交种蛋熏蒸室,孵化员接管进行消毒立档储存。 消毒时要等蛋表面水份风干后才能进行。(雨天接蛋要用塑料袋,防止雨水污染)。 五、熏蒸或储存鸟蛋应把有气室的一头朝上放好。 鸟产蛋时有气室的一头先出来,接蛋时只要注意一下, 告知孵化员便行了, 接蛋能解决气室方向认定的一个难题。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加入时间:2003-02-20
非洲鸵鸟北方冬养技术
由于非洲鸵鸟(下面简称鸵鸟或鸟)冬季不产蛋,所以越冬时只考虑成鸟(一周岁以上)和雏鸟(一周岁以内)两部分。
1.成鸟越冬
经过多年的驯化,成鸟已经具备了抗寒能力。冬季成鸟须有一间12平方米左右的空房,即可容纳一组鸟(一雄二雌共三只)过冬了。房子里千万不要用炉子或暖气加热,否则会降低鸵鸟的抗寒能力。地上的垫料可用锯末子、玉米秸、大豆秸、稻草等(内垫10厘米厚即可),但千万要注意玉米秸不用切碎,大豆秸和稻草最好用铡草机切碎,否则鸵鸟吃下整根的干草秸后,这些干草秸长时间不消化并缠绕在鸵鸟的肠子上造成鸵鸟死亡。一定要注意垫玉米秸时要把根朝墙,这样可避免锋利的玉米秸切茬划伤鸵鸟脚。每天早晨可根据鸵鸟的表现确定外出时间,观其活动自如可早出晚归。如鸵鸟哆嗦集堆,不愿出屋或朝房子方向拥挤时就要晚放早归。雪天过后要扫除积雪后再放鸟。
饲料方面,冬季成鸟精料同夏季精料。可加用冻白菜、萝卜、芥菜叶等冻菜,用冻菜时最好不要化开再切碎饲喂,因为化开后送到外面饲喂时又会重新冻结影响鸵鸟进食。
2.雏鸟越冬
雏鸟越冬时,晚间雏鸟睡觉处垫料要切碎,草秸长约3.3厘米左右,垫约10厘米厚。白天雏鸟运动场处垫沙子或炉灰,沙中的石子或炉灰块直径不超过1厘米为宜。室内温度看鸵鸟月龄而定。4月龄以上雏鸟最佳室内温度在15℃以上为宜。由于冬季室内缺少日光照射所以饲料中一定要添加适量维生素AD3粉。
雏鸟越冬最重要的问题是:温度、湿度、通风三者之间的关系。一入冬时没有必要室内加温,但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室内就要用煤炉取暖。如鸟舍过大或用塑料大棚育雏时最好用大油桶改制的炉子取暖为好,炉子周围要设置防护栏以免雏鸟烫伤。炉筒子最好用粗一些的。冬季有些人只注意加温,对湿度考虑不够。因此,温度、湿度和通风一定要综合考虑,否则就会使各种疾病不断出现,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具体作法是:加温要稍高一些(大约加到20℃以上)这样通风后温度就适宜了。通风最好用鸟舍房顶的专用排气孔或用烟窗开口后当排气孔,可使得既排出浊气又不会使室外凉风直接侵袭雏鸟,又可以降低湿度。饲料中还可以加一些酶制剂,这样可大量减少室内臭气的产生。必要时可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开窗通风,湿度在50%~60%之间为好,人在鸟舍中感觉到空气新鲜、无浊气味最好。
有些人为了降低湿度而减少雏鸟的饮水量和食菜量。实践证明这不是什么好办法,好的办法是勤更换舍内运动场的垫料,垫料用干炉灰较好。更换垫料时,尽量做到少起粉尘,这样可减少呼吸系统的发病率。一旦有呼吸系统疾病出现时,可用人用的口中喷药急救后再使用红霉素药物即可治愈。初得病时,呼吸时有杂音,这时可用兽药“咳喘霸王”加到饲料中,2~3天即可治愈。
作者:刘向前 文章来源于:哈尔滨非洲鸵鸟繁殖场
鸵鸟的饲养、繁育、场地建设
鸵鸟的性成熟与产蛋
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雌鸵鸟一般在2—3岁时发育成熟。第一年产蛋较少,一般为20—40枚,以后逐年增加,到7岁时达到产蛋高峰,达到80—100枚左右,有效繁殖期为40—50年。雄鸵鸟性成熟略晚于雌鸵鸟,所以在引种时要注意,雄鸵鸟须要比雌鸵鸟大半年或1年,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繁殖效果。
雌鸵鸟每年3—4月份开始产蛋,持续到9月份。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受食物、气候及自身条件的影响。在自然条件下,繁殖季节一开始,一只雄鸵鸟带2—3只雌鸵鸟(即通常所说的“一妻二妾制”)形成一个单位而单独活动。当雄鸵鸟和雌鸵鸟求爱时,会做出优美的动作,炫耀自己的羽毛,交配时间约30秒至1分钟。雄鸵鸟一般一天交配4—6次,也有性欲强者可达8次以上。雌鸵鸟在交配后很快就会产蛋,一般隔一天产1枚蛋,通常产12—16枚就开始自然孵化。为了让母鸵鸟多产蛋进行人工孵化,可以在鸵鸟产蛋后把蛋取走,这样在整个繁殖季节可以连续产蛋,取蛋时要防止雄鸵鸟的攻击。食物供给不足,雌鸵鸟产蛋数就少;体况过肥,繁殖性能差,且无精蛋多。一般产12—20枚休息1周,然后开始下一个产蛋周期,但高产鸵鸟可连续产40枚才休息。主要与饲养管理有关。低产鸵鸟及老龄鸵鸟的产蛋几乎没有规律。正常种蛋的受精率为60%—85%。 --------------------------------------------------------------------------------
鸵鸟的选种选配技术
1.选种
(1)种鸵鸟选择项目
体形外貌:体格健壮,发育匀称,头部清秀,眼大有神,姿势端正,步伐灵敏。产蛋量高的雌鸵鸟,背部羽片污浊,毛尖干缩,背后半部羽毛稀短或无毛、尾巴下垂,后躯丰满肥厚。
生殖器:雄鸵鸟的阴茎粗、长,向左弯曲,阴茎长25厘米以上。
生产性能:包括产肉性能和繁殖性能。产肉性能包括生长速度、料肉比、屠宰率。繁殖性能指开产日龄、年产蛋量、蛋重、受精率、孵化率、出雏率、育雏成活率等。
(2)选种方法
个体选择:根据鸵鸟个体品质直接进行选种。它不仅是反映种鸟生产力的指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鸟的育种价值。
家系选择:以整个家系(包括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作为一个选择单位,根据家系生产性能的平均值进行选择。
系谱选择:根据系谱记录的祖先、同胞和后裔的品种和性能进行选择。
在实际工作中,要综合以上方法进行选种并有所侧重。幼鸟育成阶段以系谱选择为主,辅以外形和生长发育鉴定。当种鸟已表现出生产性能时,则以个体选择为主,系谱鉴定为辅。
2.选配
(1)选配方法
亲缘选配:种鸟群的选配常采用非近亲交配,即选配种鸟没有3代以内的血缘关系。但为了巩固培育某些优良性状时,可采用全同胞或半同胞近亲交配。
同质选配:选用性能相同的雌雄种鸟进行交配。
年龄选配:用年龄较大的雄鸵鸟与青年雌鸵鸟交配,可以提高受精率。
(2)雌雄比例 优秀的雄鸵鸟每天可交配5次,性欲强的每天可达8次以上。因此,1只雄鸵鸟可以配4—5只雌鸵鸟。但为了达到最佳繁殖效果,雄雌比例以1:3为宜。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雄鸵鸟对配偶没有明显的选择性,故可根据生产需要随时调配种鸟。繁殖季节按1雄3雌组成1个繁殖单位进行配种,有利于系谱记录和辨认后代血缘。 --------------------------------------------------------------------------------
鸵鸟的营养需要
粗纤维是鸵鸟饲料中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但目前尚未确定鸵鸟对纤维的需要量。饲料中纤维含量的确定取决于鸵鸟的年龄,一般在6%—18%之间。鸵鸟的蛋白质需要量也未准确测定,一般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为14%—22%,雏鸵鸟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种鸵鸟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以18%为宜。有关鸵鸟营养研究的资料以美国Angel(1993)的报道最为全面。经研究证明,鸵鸟在10周龄时就能消化饲料中50%以上的中性洗涤纤维,10周龄以后的鸵鸟从饲料中获取能量的效率比鸡高40%。虽然10周龄以下的幼鸵鸟不能像成年鸵鸟那样有效利用纤维,但饲料应含纤维以促进幼鸵鸟后肠道中有益微生物区系的建立。
在鸵鸟产蛋期、育雏期和幼鸟的生长发育期,满足钙、磷的供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饲料中供给不足或鸵鸟本身吸收发生障碍,将会严重影响幼鸟的生长发育,使新生幼鸟骨骼软弱,造成跗跖、脚趾弯曲,腿骨、翅骨易折断;种鸵鸟缺乏钙、磷时,表现为蛋壳粗糙或壳薄易碎,甚至下软壳蛋,影响产蛋数量和孵化率。镁不足的早期表现为血管扩张、充血和脉博次数增加,严重不足时会使鸵鸟出现痉挛、神经过敏等症状。鸵鸟饲料中镁的适宜添加量为0.23%—0.25%。
在鸵鸟的饲料营养中,维生素E和硒也是十分重要的。鸵鸟临床病例中的肌肉变性疾病与缺乏维生素E和硒有关。业已发现,鸵鸟的脑软化症可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E。成年鸟缺乏维生素E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官病理变化和生殖机能的紊乱。如发情推迟,失配增加,无精蛋明显增多,产蛋数量下降,甚至不发情、不产蛋,也就是说雌鸟失去正常的生育能力。饲料中维生素E的推荐水平为80国际单位/千克。硒的推荐量为0.1毫克/千克。各阶段鸵鸟日粮的营养水平见表4—2。
--------------------------------------------------------------------------------
鸵鸟的饲料与饲料配方
1.青绿饲料 鸵鸟的饲料主要有两大类,一是青绿饲料,二是配合精饲料。鸵鸟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约占全部日粮的70%,成年鸵鸟日需青料2.5—5千克。青绿饲料要求新鲜、无腐烂、无农药污染,洗净不带泥土。饲喂前切碎,长度为0.5—3厘米,放槽中自由采食。鸵鸟虽然可以消化粗纤维,但秸秆以及木质化程度很高的粗饲料不但利用率低,而且还容易造成腺胃阻塞。所以,鸵鸟对粗饲料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应以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和各种青菜作为鸵鸟的饲料。包括苜蓿、红三叶、柱花草、象草、皇草、甘薯藤、苦荬菜、胡萝卜、黑麦草、墨西哥玉米、槐树叶等。在实际饲养中各种青绿饲料合理搭配,其饲养效果更好(表4—3)。下列植物对鸵鸟有毒有害:杜鹃花、黑刺槐、青绿色藻类、蓖麻、蔓陀罗、飞燕草、毛地黄、金链花、毒芹、印度芜菁、桧属植物、刺豆属草、桑橙、附子、龙葵、橡树、夹竹桃、山扁豆属植物等。
2.精饲料的配制 鸵鸟精饲料所使用的原料与猪、鸡类似,最大特点是可以大量使用草粉。配合精饲料最好制成颗粒饲料,鸵鸟喜欢吃同时也减少浪费,粒径以6—8毫米为宜。
(1)雏鸵鸟的精料配制 1—3月龄雏鸟的混合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在21%—22%,若单纯喂含高蛋白质的混合精料,很快会导致腿病的发生。其对钙、磷等矿物质元素的要求比雏鸡、鸭高得多,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含钙的饲料如贝壳粉、碳酸钙、磷酸氢钙等。若以雏鸡饲料喂雏鸵鸟,应添加2%—2.5%的骨粉,可有效防止腿病的发生。
推荐饲料配方:玉米56%,小麦6%,豆粕12%,麸皮3%,进口鱼粉6%,苜蓿草粉10%,食盐0.4%,碳酸氢钙1.8%,贝壳粉0.8%,骨粉3%,蛋氨酸0.4%,赖氨酸0.4%,多种维生素0.1%,微量元素0.1%。日喂量:1—30日龄120克,31—60日龄120—600克,61—90日龄600—700克。
(2)育成期鸵鸟的精料配制 3月龄以上的育成期鸵鸟应改喂生长期料,推荐的粗蛋白质含量为16%—17%。同时也要注意钙、磷的补充,育成期鸵鸟的钙磷需要量比生长鸡要高30%—40%。
推荐饲料配方:玉米46%,小麦6%,豆粕8%,麸皮10%,进口鱼粉4%,苜蓿草粉20%,食盐0.4%,磷酸氢钙2%,贝壳粉0.5%,骨粉2.5%,蛋氨酸0.2%,赖氨酸0.2%,多种维生素0.1%,微量元素0.1%。日喂量:4—7月龄0.8—1.4千克,7—12月龄1.4—1.9千克。
(3)产蛋期鸵鸟的精料配制 产蛋期鸵鸟饲养的关键是供给平衡的日粮,特别是能量的供给量不能过多,代谢能以10.5兆焦/千克为宜。否则雌鸵鸟就会肥胖,致使产蛋大幅度下降或停产。精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以18%为宜。钙及有效磷的含量分别为3%和1%。赖氨酸及蛋氨酸+胱氨酸的含量分别为0.90%和0.75%。
产蛋期鸵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量与种鸡相比差别较大。鸵鸟所需维生素除维生素E、泛酸、生物素与种鸡相似外,维生素A比种鸡高6000国际单位/千克,维生素D比种鸡高1000国际单位/千克,维生素B1比种鸡高1.2毫克/千克,维生素B2比种鸡高2.2毫克/千克,烟酸比种鸡高20毫克/千克,胆碱比种鸡高300毫克/千克。其所需的铁、锌、碘也比种鸡高,而铜的需要量却比种鸡低。所以使用种鸡用的多维和微量元素添加剂是不科学的,有条件的饲养场应单独配制。
推荐饲料配方:玉米44%,小麦5%,豆粕12%,麸皮5%,进口鱼粉7%,苜蓿草粉20%,食盐0.4%,磷酸氢钙2%,贝壳粉0.6%,骨粉3.3%,蛋氨酸0.25%,赖氨酸0.25%,多维0.1%,微量元素0.1%。 --------------------------------------------------------------------------------
鸵鸟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雏鸵鸟从出壳到3月龄为育雏期。此期间的雏鸟由于各种生理机能尚未健全,抵抗力低,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饲养管理工作稍有闪失,都将造成重大损失,影响到育雏成活率,或使淘汰率增加。因此,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养殖鸵鸟成败关键的一环。
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育雏舍 育雏舍专门用于饲养3月龄以内的雏鸟。要求干燥、卫生,保持良好通风。人雏前1周进行全面打扫和消毒,地面和墙壁用1%—2%的火碱喷洒消毒,然后关闭门窗,用甲醛溶液、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在育雏室门口设置火碱消毒池。入雏前1天,将育雏室的温度升至22—25℃,保持相对湿度50%—60%。
(2)育雏器具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育雏伞或红外线灯来育雏。育雏伞一般采用大型号的折叠式电热育雏伞,伞顶装有电子控温器,伞内用陶瓷远红外线加热板或U型红外铁管加热,功率1000瓦。入雏前对育雏伞或育雏箱进行彻底消毒。开启育雏伞上的温控器或育雏箱上的红外线灯,温度调至34—36℃。在伞和育雏箱四周加置防护网。
食槽要求光滑平整,雏鸵鸟吃食方便,便于清洗和消毒。食槽要固定好,否则被雏鸟踩翻,既浪费饲料又可能压伤雏鸟。水槽一般使用水盆,使用前要进行清洗和消毒。鸵鸟饮水的特点是嘴向前耍水,然后头向上抬。因此,要用宽阔的盆子盛水。
2.雏鸵鸟的饲养管理
(1)入雏 雏鸟出壳后在出雏器内停留24小时,再转入育雏室内饲养。初生雏鸟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6只,随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密度,到3月龄时雏鸵鸟每只最少2平方米。按雏鸟周龄的增长而逐渐分群。
(2)温度调节 育雏第一周温度控制在34—36℃,以后每周降低2℃,至第七周达到21—22℃即可。1周龄雏鸟抵抗力低,温度骤变、风吹或雨淋等,都会使雏鸟引起感冒、肺炎而死亡。要经常观察雏鸟,根据雏鸟的活动状态来调整温度。温度低时,雏鸟就会靠近热源,挤在一起,发出震颤的吱吱叫声,易造成挤压伤或压死。尤其在晚上或停电时更要注意。温度高时,雏鸟张口呼吸,饮水增加。如果温度适中,雏鸟活泼好动,食欲旺盛,羽毛有光泽,休息和睡眠安静。2月龄时可以脱离人工保温,遇寒冷季节可适当推迟。
(3)开食与饲喂 刚出壳的雏鸟并不饥饿,其腹内的卵黄提供的营养足以满足48—72小时的营养需要。开食过早会使卵黄吸收不完全,损伤消化器官,对以后的生长发育不利。因此,雏鸟出壳后72小时开食为好。开食前应先给饮水,水中加0.01%的高锰酸钾。饮水后2小时再喂给混合精饲料,精饲料以粉状拌湿喂给,也可用嫩绿的菜叶、多汁的青草、煮熟切碎的鸡蛋作为开食料。在这期间不能在育雏伞、育雏箱内使用垫草和其他垫料,因为此时雏鸟分不清什么东西可食与不可食,只要能吞咽进去的东西就吃,往往造成肠梗阻。1周龄雏鸟的饲料以少喂勤添为原则,每隔3小时投喂1次,以后逐渐减少到4小时喂1次。每次先喂青绿饲料,后喂精饲料,每次以不剩料为准。1周龄以后喂料可不用拌湿料,而改喂颗粒料。1—3月龄的雏鸟精料占日粮的60%,青饲料占40%。镁的缺乏可引起骨骼病变,从3周龄开始,可以在饮水中补充硫酸镁,添加剂量为每10升水中加5克。
(4)光照与通风 1—8日龄每天光照20—24小时,2—12周龄每天光照16—18小时。1周龄以后,如果天气晴朗,外界气温高,可将雏鸟放到运动场上活动晒太阳。阳光对雏鸟的作用很大,它可使雏鸟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后者参与体内的钙磷代谢,防止腿病的发生。所以,应尽可能让雏鸟在阳光下活动。在我国的北方,冬季育雏,可建玻璃温室运动场或塑料大棚运动场。
通风换气的目的是排出室内污浊的空气,换入新鲜空气,同时也调节室内的温湿度。在炎热的夏季,育雏舍应打开窗户通风。冬季通风要避免对流,要使雏鸟远离风口,防止感冒。一般通风以闻不到氨味为准。如果鸵鸟饲养密度较大,室内排泄物多,产生的氨就多,会直接影响鸵鸟的生长发育。
(5)综合防疫措施 雏鸟机体抵抗力较差,容易患病,所以要采取综合防疫措施。除饲料要保证营养外,主要应加强卫生和消毒,饮水要保证清洁,饲料要保证新鲜不变质。尤其是夏季喂给雏鸟的草和菜,切碎后应尽快喂,不要存放时间过长,否则极易腐烂和产生亚硝酸盐。环境卫生尤为重要,雏鸟有些疾病与环境卫生和饲养用具被污染有很大关系。如脐炎、卵黄囊感染、痢疾等,都是雏鸟常见病。主要是由于雏鸟脐部消毒不严或育雏室湿度太高,霉菌繁殖造成感染所致。运动场要经常清扫,不应存有树枝、砂砾、碎玻璃、铁丝或塑料袋等杂物,如果被鸵鸟吞食,就会导致消化不良、腺胃阻塞或创伤性胃炎。为预防疾病发生,对育雏舍、用具、工作服、鞋帽及周围环境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消毒。2月龄时,根据疫情,对雏鸟进行新城疫、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注射。 --------------------------------------------------------------------------------
鸵鸟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1.育成期的饲养 当鸵鸟长到4月龄时,体重已达到36千克,已能适应各种自然条件,应改喂育成期饲料。从育雏期过渡到育成期,要做好饲料更换工作。做法是:脱温后的第1周仍喂育雏料,第二周用2/3育雏料加1/3育成料,第3周用1/3育雏料加2/3育成料,从第四周起全部用育成料。饲喂育成期的鸵鸟,最关键的是防止其过肥。所以随着鸵鸟日龄的增大,吸收利用粗纤维的能力逐渐增强,应尽可能让其采食青绿饲料,限制混合精饲料的饲喂量。夏秋季早晨可以待露水消失后,把鸵鸟驱赶到苜蓿地或人工草地放牧。不能带露水放牧,因为露水会打湿鸵鸟的腹部,引起肚胀、腹泻。不放牧的育成期鸵鸟,饲喂应定时、定量,以日喂4次为宜。
2.育成期的管理 3月龄以上的鸵鸟在春夏季可饲养在舍外,晚秋和冬季的白天在舍外饲养,夜间要赶入饲养棚。鸵鸟原生活于沙漠地区,喜欢沙浴,通过沙浴可以洁身和清除体表寄生虫,增加运动量。饲养棚和运动场要垫沙,最好用黄色河沙,沙粒大小适中,铺沙厚度为10—20厘米。运动场可采用部分铺沙,部分种草,同时种植一些遮荫的树或搭建遮荫棚。
鸵鸟的神经比较敏感,受到惊吓时全群骚动狂奔,容易造成外伤和难产。所以,要保证鸵鸟场周围环境的安静,避免汽笛、机械撞击、爆破等突发性强烈震响。
饲喂后2小时应驱赶鸵鸟运动,以避免鸵鸟过多沉积脂肪,这对大群饲养的育成期鸵鸟更重要,驱赶运动每次以1小时为宜。保证供给清洁的饮水,水盆每天清洗1次,每周消毒1次。育成期鸵鸟采食量大,排泄粪便也多。因此,运动场要经常清除粪便、异物,定期消毒。
当鸵鸟长到6月龄时,可进行第一次拔毛,因为出售羽毛是养殖鸵鸟的一项可观收入。一般在温暖的季节拔毛,冬季不能拔。拔毛时勿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腹部的毛不能拔。以后每隔9个月拔毛1次。 --------------------------------------------------------------------------------
鸵鸟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1.产蛋期的饲养
(1)饲喂方法 人工饲养的鸵鸟每天的活动比较有规律。因此,应根据其生活规律定时、定量进行饲喂。每天早晨天一亮,鸵鸟就在运动场上围着边网跑步,跑15—20分钟后进行交配、采食。所以首次饲喂时间以早6点半至7点半为宜。1天饲喂4次,每次饲喂的间隔尽可能相等。饲喂顺序可以先粗后精,也可以把精饲料拌入青饲料中一起饲喂。精饲料喂量一般每只控制在1.5千克左右,以防过肥而使产蛋量下降或停产。
(2)饲料与营养 产蛋期鸵鸟配合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以18%为宜,代谢能10,5兆焦/千克。青饲料以自由采食为主。特别要注意种鸟对钙的摄入,除了饲料中给予足够的钙磷外,在栏舍内可以设置饲喂骨粉的食槽,任种鸵鸟自由采食。
2.产蛋期的管理
(1)分群 雌鸵鸟在24—30月龄达到性成熟,雄鸵鸟在36月龄达到性成熟。性成熟前以大群饲养,每群20—30只,产蛋前1个月进行配偶分群。一般是4只(1雄3雌)为一饲养单位。分群工作一般是在傍晚进行,先将雌鸵鸟引入种鸟舍,然后再将雄鸟引入,这样可以减少雌雄之间、种群之间的排异性。
(2)运动场 鸵鸟体型较大,需要的运动场面积相应也要大。1个饲养单位(1雄3雌)约需1500平方米左右。这样可以给鸵鸟提供较为自由的活动范围,有利于提高受精率,防止过肥。鸵鸟一般是有规律的自由活动,不必驱赶运动。如果饲养群较大,7只或14只以上为一饲养单位,则需要驱赶运动,最好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各驱赶1—2小时。
运动场要保持良好的卫生,随时清除场内的粪便和杂物,在鸟栏和食槽旁不要随意放置杂物,以免鸵鸟误食硬性异物,导致前胃阻塞和肠穿孔,造成非常死亡。运动场及棚舍最好每周消毒1次。
(3)休产 为了保持雌鸵鸟优良的产蛋性能,延长其使用年限,需强制休产。一般掌握在每年11月份至次年1月份为休产期。休产期开始时雌雄鸟分开饲养,停止配种,停喂精料5天使雌鸵鸟停止产蛋,然后喂以休产期饲料。
(4)捕捉 若要调换运动场或出售鸵鸟需要捕捉时,应特别小心。因为鸵鸟头骨很薄呈海绵状,头颈处连接也比较脆弱,均经不起撞击。捕捉的前1天在棚舍内饲喂,趁其采食时关入棚舍,捕捉时需3—4人合作,抓住颈部和翼羽,扶住前胸,在头部套上黑色头罩使其安定。鸵鸟一旦套上头罩,蒙住双眼,则任人摆布,可将其顺利装笼、装车。但对凶猛的鸵鸟要特别小心,在捕捉前3—4小时适量喂一些镇静药物。
(5)运输 种鸵鸟运输前须减料停产,确保运输时输卵管中无成熟的蛋。运输前3—4小时停喂饲料,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食盐和镇静剂,以防止应激反应。运输季节以秋、冬、春季为宜,最好选择夜间进行,因鸵鸟看不清外界景物,可以减少骚动。运输工具和笼具要消毒,笼具要求坚固通风,顶部加盖黑色围网。运输过程中随时观察鸵鸟动态,长途运输注意定时给水。保持车内通风良好,对燥动不安的鸵鸟戴上黑色头罩。运到的鸵鸟由于应激,1—3天内常会表现食欲下降,粪便呈粒状。应及时补充维生素、电解质,饲料投喂逐步过渡,以利鸵鸟运输应激后的恢复。 --------------------------------------------------------------------------------
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首先考虑满足鸵鸟的生态条件,故宜选择气候温暖、干燥、少“梅雨”、非雷区和无大风暴侵袭的地方。地址最好建在沙质缓坡地,要求干燥、坚实、周围排水通畅,不受山洪、水浸的影响;场周边环境宜安静,要远离交通干道、居民区、工业生产区和养禽场,避免噪音干扰、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此外,还要考虑交通方便和水、电、草料的供应条件。 --------------------------------------------------------------------------------
规划布局
鸵鸟场设计要根据饲养规模确定占地面积,预留发展余地,按卫生防疫要求合理布局。
一个体系完整的鸵鸟养殖场,应分别划分饲养区、孵化区、饲料及产品加工区、工作生活区和饲料基地等。饲养生产区应与管理、生活区分开,以减少外界对鸵鸟的干扰。饲养区内也要划分种鸵鸟区、育雏区、后备种鸵鸟区、商品鸵鸟区等,每区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加工房、堆粪场应设在饲养场的下风向 --------------------------------------------------------------------------------
栏舍建造
1.设计要求
(1)饲养面积 根据鸵鸟的生物学特征,要提供足够的饲养面积。如饲养面积不足,运动场狭窄,鸵鸟互相冲撞,造成损伤,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出现消化性疾病。在广阔的草地围栏放牧,面积不受限制。在集约饲养条件下,则根据经济、合理、密度适当的原则安排。每只鸵鸟栏舍面积为:1—60日龄,室内0.3—0.8平方米,室外2平方米;61—180日龄,室内2平方米,室外15平方米;181—540日龄,室内4平方米,室外25平方米;种鸵鸟,室内10平方米,室外300平方米。
(2)围栏 鸵鸟场以围栏相隔,栏高2米左右,材料应光滑不带刺,最好有一定弹性,以免鸵鸟碰撞时受伤。可用铁丝网、金属管栏栅,也可用简易的竹木栏栅。
(3)铺沙 室内、运动场铺5—20厘米厚的沙,使地面硬度适中。
(4)排水 整个场地要分区、分栏建排水沟。
图4-1 双列式栏舍
图4-2 单列式栏舍
(5)绿化 栏舍周围最好能设1—1.5米宽的绿化带,既可净化环境又可种植青饲料。
2.种鸵鸟栏舍 种鸵鸟一般1雄、3雌为一个繁殖单位,分栏饲养,需使用面积1200—1500平方米,其中鸟舍面积40平方米,其余为运动场。鸟舍用作避风、挡雨、遮荫和调教种鸟产蛋。因鸵鸟高大,舍门应宽大,门高不得低于3米,便于鸵鸟进出。鸟舍正对运动场的一面敞开,舍内做一个宽1米、深0.2米的沙巢,供雌鸵鸟产蛋。在配种季节,相邻的种鸵鸟栏间最好用纤维布遮挡,避免种鸟间相互干扰配种。种鸵鸟栏舍的建筑方式有双列式小间、单列式大间和群养大围栏舍,也可根据饲养规模、地形等因地制宜选择建筑方式(参见图4—1、4—2、4—3)。
3.雏鸵鸟栏舍 雏鸟舍要求类似雏鸡舍,应具有保温、干燥、通风、防暑的功能,备有通风增温设施。栏舍宜座北朝南,带有相应的半荫棚运动场。为防鼠害,室内做水泥地面。运动场有1/3的水泥地面,其余为沙地(参见图4—4)。
图4—3 大围栏舍
图4—4 单列式雏鸵鸟栏舍
--------------------------------------------------------------------------------
主要设备、用具
鸵鸟场应具备孵化设施和育雏保温设备。孵化设施大致与养鸡场相同,包括储蛋室、孵化室和孵化机、出雏机。孵化机可订做专用机,如电子工业部41所研制的豪华型孵化设备、江苏无锡孵化厂生产的孵化机、北京丑小鸭孵化设备等,也可由常规孵化机改制蛋盘、蛋架后使用。常用保温设备有红外线灯、电热育雏伞等。
除切草、饲喂、消毒等用具外,鸵鸟场还应设置V型保定架,便于鸵鸟检查、诊疗时使用。
文章来源:九亿农网 网址:http://www.9e.net.cn/ 文章来源:九亿农网
管好鸵鸟种鸟是提高“三率”基础条件之一
—、种鸟选配
1、种鸟群 粗略地讲,种鸟群中公鸟应该是体型高大,黑颈体重在115千克以上,蓝颈135千克以上,雄性特征明显,有良好的配种能力,其姐妹的产蛋量在80枚以上。母鸟体型略小于公鸟,结构匀称,黑颈体重在110千克以上,蓝颈120千克以上,年产蛋量在75枚以上。公母鸟都应有详细的产蛋资料和系谱记载。有了良好的种群就可以人为地进行优化,淘汰低产鸟,不断提高种群的产蛋能力。
2、种鸟选配
目前习惯做法是,选择一雄二雌为一组,饲养在一个栏中,这样的组合可以充分发挥配种能力和产蛋能力,种蛋的受精率也高。在选择组合时,要详细查看系谱材料,选择那些有较高产蛋能力,体质健壮又没有血缘关系的个体,组成一个“小家庭”。这个家庭成员基本上是个体选择和种鸟的遗传基因相结合决定的。在一般情况下,产虽高,受精率高的父母代,会把这些优良性状,遗传给后代的,很可能有个别后代的繁殖能力高于亲代。种鸟交配后,要注意每个组合的繁殖能力和成员的亲合力表现。对个别亲合力不强、不愿意与对方交配的或互相打斗严重的鸟,耍及时加以调整。
年龄选配不能忽视,由于公、母鸟性成熟不同步,雄乌一般比雌鸟晚半年,有经验的场家主张母鸟年龄在四个月左右,公鸟年龄在36个月左右参加选种,这样选配,公、母鸟发情表现旺盛,配种能力强,种蛋质量好,受精率高,也有的地区饲养条件、气候条件好,有母鸟年龄在18个月就有 发情、配种、产蛋表现,但蛋的质量和受精率略低。
选配是选种并继续,是育种工作的重要阶段。选种交配是育种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有关育种中的近亲交配和非亲缘交配,同系选配和非同系选配等方法,都是想获得比亲代产蛋能力更好的后代或育成新的品系。这方面的知识和生产中的运用,待今后实践中逐步探讨和推广。
二、种鸟的饲养管理
集约饲养种鸟,就是一组种鸟集中在一个栏中饲养,它的饮食全靠人工定时、定量供应,不能自由采食自已所需的食物。供给种鸟的配合饲料的营养水平是否恰到好处,是决定种鸟繁殖性能能否正常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种鸟的营养供应是极其重要的。优良的种鸟,加上全价的配合饲 料和好的饲养管理方法,是种鸟较好发挥繁殖性能的先决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1、种鸟的营养标准
我国饲养鸵鸟的历史较短,鸵鸟的营养标准多参考南非等国现行标准。由于我国种鸟来自不同国家,饲料水平、饲养管理、气候环境都不尽相同,所沿用的饲料配方千差万别,非常不统一,所以鸵鸟营养供应和饲料报酬,经济效益也自然差距很大。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许多养殖专家 已作了很大努力,但还希望有条件的场子与当地的科研所和高等院校挂勾,求得他们的支持和参与,利用科学手段,因地制宜地研究探讨我国鸵鸟所需的营养和最佳饲斜配制标准,现将目前常用的种鸟营养水平和维生素、微量元素种类及用量(表一、表二)推荐给你们。
表一 种鸟营养水平推荐表
代谢能 兆焦/千克 | 蛋白质 % | 赖氨酸 % | 蛋氨酸 % | 蛋氨酸+胱氨酸 % | 钙 % | 有效磷 % | |
产蛋种鸟 | 10 | 18 | 0.9 ~ 1 | 0.4 | 0.7 | 2.5 | 0.4 |
表二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推荐表(每千克饲料含量)
维生素 | 数量 | 矿物质 | 数量 |
A 国际单位 | 12000 | Na % | 0.25 |
D3 国际单位 | 3000 | Mn (毫克) | 120 |
E (毫克) | 30 | Zn (毫克) | 90 |
K3 (毫克) | 3 | Cu (毫克) | 20 |
B1 (毫克) | 3 | I (毫克) | 1.0 |
B2 (毫克) | 9 | Co (毫克) | 0.5 |
B6 (毫克) | 6 | Fe (毫克) | 160 |
B12 (毫克) | 0.1 | Se (毫克) | 0.3 |
烟酸 (毫克) | 60 | Mg (毫克) | 0.12 |
泛酸 (毫克) | 18 | ||
生物素 (毫克) | 0.2 | ||
叶酸 (毫克) | 1.5 | ||
胆碱 (毫克) | 750 |
注:1、(表一)中,钙含量是产蛋母鸟需要量。公鸟不宜采食过多的钙。场家可以考虑将钙的一部分拿出来,放在食槽外一边,让母鸟自由采食。
2、各地区土质和水源含微量元素各有区别,希望场家自行考虑徽量元素品种和需要量。
2、种鸟管理
①种鸟栏的基本质求种鸟栏选择在地势高、干燥、便于排水、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沙荒地、缓坡地或非耕贫瘠土地上。每个栏舍饲养一公二母成年种鸟。鸵鸟天性喜欢奔跑、运动,特别是种鸟交配季节,常有种鸟互相追逐行为,所以围栏的要求是长方形或长梯形,长50米、宽25米。场地面积小的地区,围栏的长度不可小于40米,宽20米。栏与栏之间要有2.0米或1.5米的通道,便于饲养人质工作和防止种乌之间打斗。围栏的材料要坚固,无尖刺、棱角,可选用镀锌铁丝网或其它金属丝网、竹杆、木棍、水泥柱等材料建筑。栏高为1.5-2米。场地最好是沙壤土或沿围栏边铺2米宽的沙道,便于种鸟运动。在场地背风向阳一面建设简易有顶的三面墙的鸟舍(北方)成凉棚(南方),为种鸟防寒、防暑、挡风遮雨。舍内铺一层厚汁可做为母鸟作窝产蛋之用。围栏内要经常打扫卫生、清除铁钉、铁丝头、小木棒、塑斜袋等杂物,以防种鸟误食造成胃堵塞。
②种鸟饲斜要精粗青搭配
种鸟有很强的消化粗纤维的能力。种鸟的日粮配制也要适应这个特点,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全价配合饲斜。在繁殖期种乌全价配合饲料的用量,黑颈为1.5千克,蓝颈为1.6千克,另加2-4倍的青饲斜。饲喂方法可以灵活掌握。目前一般喂法是将配合饲料与青、粗饲料均匀混合后分2-3次投喂,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另加一次青饲料。
③饮水
水是动物的第一营养素,鸵鸟也一样,它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水在体内对各种营养素的消化、吸收、体液循环、体温调节,排除体内垃圾等生理生化过程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鸵鸟饮水减少,往往都是患病的前兆,要引起注意。
鸵鸟饮水设施应放在栏中的一侧。可以采用自动水阀控制水量,也可在水槽上安装自来水笼头,每天定时供给清洁的自来水。
④种鸟运动
繁殖期种鸟运动不但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增加食量等方面的作用;同时,由于增加运动,可以刺激公鸟雄性激素的分泌,有利于精子品质的提高和保持旺盛的配种能力;母鸟雌性激素也因增强运动后,分泌增加,提前进人繁殖期,卵巢中的卵子发育加快,同时出现强烈的配种欲望。伺养人员还可以通过种鸟运动状况,了解种乌的健康情况,在种鸟有病时运动量明显减少。
⑤观察种鸟发情、配种、产蛋行为
种鸟到了发情的年龄和季节,会出现一些特有的、平时很少见的特征,根据表现的强弱,就可以确认种鸟是否发情了。比如,母鸟变得比平时温顺,喜欢接近公鸟和饲养人员,头颈低到地面、两翅微微张开并不停地抖动,啄不停的一张一合,发出“咖啪”的声音,阴户潮红,经常主动趴在地上要求配种。公鸟在发情期,啄、眼晴周围的裸露皮肤、前额和小腿前面变为鲜红色,泄殖腔周围也变成红色,常表现两翅向两侧伸展,并不停的振动;有时两跗关节着地,头颈不停地左在摇摆,将弯曲的颈向后撞击背部;有时脖子膨胀发出吼叫声;加有发情母鸟在附近公鸟就会猛地站起,追赶母鸟,要求配种。这里要提到的是,个别公鸟没有配种经验,就需要给于助配。作法是, 饲养员平时有意接近这只公鸟,建立感情,使它在饲养员面前不感到害怕,参与助配的饲养员戴上消毒薄橡胶手套,待该公鸟配种时,小心谨慎接近它们,蹲下或半蹲,一手按着母鸟背部另一手轻轻地托起(或半握着)公鸟的阴茎,快速导人母鸟的阴道中。助配结束后,快速离开理场。这样助配2-3次后,该公鸟配种准确率就会大大提高。
也有的青年母鸟发情时泄殖腔不外翻,即使母鸟有强烈的配种欲望,公鸟的阴茎也很难插人阴道牛。如果发现有这种青年母鸟,饲养人质要耐心的采取局部按摩,从母鸟的尾根部到泄殖腔周围,轻轻地反复按摩,每大坚持数次,母鸟这种异常现象会很快消失。
搞助配工作和对母鸟采取局部按摩时,重要的是安全第一,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急躁,同时要随时观察种鸟行为,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快速离开以防它们对人的攻击。
三、产蛋及种蛋的简单处理
对种鸟的精心饲养管理,其目的就是促使种鸟繁殖性能很好的发挥,多产质量合格的受精蛋。种鸟产蛋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明显的产蛋行为,饲养人员了解和掌握每只母鸟产蛋表现,并及时收集好种蛋作好记录,不可粗心大意。
母鸟一般在每天下午3-6点钟产蛋,产蛋前表现不安、紧张,腹部努责,泄殖腔张口,离开鸟群选择产蛋场地(产蛋窝),轻轻卧下,腹部高度努责,将蛋从涨开的泄殖腔中挤出来,落在他上。这时饲养人员应马上戴七消毒过的细纱棉布手套,将蛋轻轻拾起,作好标记,放入消毒过的瓦楞纸箱中。一天产蛋结束后,及时将种蛋送人贮蛋室,交管理人仍,登记人帐。对个别站着产蛋或选择产蛋地区不好的母鸟,要有计划引导他们到棚里作窝产蛋。
在观察母鸟产蛋时,加发现个别产蛋鸟有产蛋行为,反复努责,起卧频繁,精神紧张,泄殖腔肿涨。上述表现维持时间比较长,种蛋还是产不出来这时饲养人员应及时报告给兽医,进一步观察,必要时采取助产。
四、种鸟体产
种鸟休产期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种鸟休产,场长不能休闲,一文中,粗略的谈了轿看法,这里就不重复了。
五、建立健全防疫措施
要认真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定期在本场举办防疫知识学习班、座谈会,提高全场入员的防疫知识,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并能自觉地遵守本场的防疫制度。
2、严格的防疫消毒制度,定期对生活区、生产区、饲料库、粪便堆积区等地进行常规消毒。对人用往来、车辆进出、饲料进场等要有严格消毒措施。
3、定期对各种年龄段的鸵鸟进行新城疫等传染病的防疫注射,提高鸵鸟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
4、对死鸟和病鸟,共请兽医和有诊断能力的人,在化验室进行分析和确诊,全场人员都要积极地配合对病鸟进行隔离治疗。对未发病的栏舍和生活区、生产区进行严格的清扫消毒,以防疾病扩散。
上述几方面防疫原则,已是老生常谈了,其目的是希望每个场的管理人员、饲养人质,树立牢固的以预防为牛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做好全场的防疫工作,使每一个鸵鸟场都成为健康无病的养殖单位。
雏鸵鸟培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雏鸵鸟是指0—3月龄内的幼鸵鸟。育雏是养殖鸵鸟成败的关键一环,育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备鸟的合格率,间接影响到种鸵鸟的种用价值,并决定鸵鸟场的经济效益和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我们根据近一年来的育雏经验,认为育雏过程中应着重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密度 育雏密度对雏鸵鸟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雏鸵鸟的培育一般采用地面育雏,在出雏后第一周内,每只雏鸟需要面积至少0.16—0.2平方米,以便雏鸟既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休息场所,又可有效地减少雏鸟相互间的应激,防止腿部畸形。以后每长大一周,活动面积至少应增大10%,同时区域的角落应做成弧形,以免雏鸟因温度过低时在角落堆积而导致踩伤、挤伤,甚至造成死亡。 2、温度 温度是育雏的首要条件,必须严格而正确地掌握。初生雏鸟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全身着生绒毛状的穗状羽毛,防寒能力较差,既怕冷又怕热,因此,对温度反应特别敏感。到第4周后,可以耐受轻微的温度变化,但夜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恒温,防止气温降低。一般育雏室内供暖装置为红外线灯或电热管,功率为100—500w,根据空间的大小,在不同位置安装不同数量的红外线灯,高度可随时调节,保证室内有适于鸵鸟休息、活动、采食的保温区域,并有一定的温差,使雏鸟接受生理范围内温差的锻炼。用红外线灯育雏时,温变稳定,便于消毒,育雏效果好,温度一般控制在:0—7日龄,34—36.5摄氏度;8—14日龄,31—33摄氏度;15-24日龄,27—29摄氏度。最好不用白炽灯供热,因为白色光线易诱导雏鸟相互啄毛,不利幼鸟的休息和睡眠。 3、湿度 育雏期的湿度要根据出壳鸟的状况来调整。如果孵化期的湿度掌握得比较好,孵出来的鸟不水肿,不干皱,雏鸟健壮,相对湿度在50%一60%,其成活率较高;如果孵化期湿度高,孵出的鸟其腿部、腹部、头颈部严重水肿,此种情况下,若雏鸟转入育雏室时湿度太低,雏鸟会在短期内失水,衰弱而死。根据具体情况缓慢降低湿度,雏鸟成活率会提高。一般育雏室湿度控制在60%以下为宜,否则会使水肿加剧,卵黄吸收不良。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降低雏鸟成活率。 4、卫生防疫 卫生防疫对3周内的雏鸟十分重要。雏鸟抗病力差,加之舍内密集饲养,易患肠道和呼吸道病,因此。应采取综合性防病措施,主要包括饮水卫生、环境卫生、预防接种和饲料卫生。饮用水的水质应符合人的饮水标准,最好用凉开水或过滤水;饲料要保证新鲜不变质,青饲料要求多汁、易消化、适口性好,先清洗消毒,再切碎,与精料混合饲喂;垫料要求每天清洗消毒;食盆、水盆亦应每天清洗消毒;运动场、育雏舍应定期用1:3000的百毒杀或1:400的抗毒威等喷雾式冲洗消毒。预防接种的主要疫苗有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结核病卡介苗等,应逐只注射或滴眼,并严格按免疫程序及日寸接种。 5、通风换气和光照 通风换气的目的是排除室内污浊的空气,换入新鲜空气,同时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一般要求鸟舍内闻不到气味。冬天进入鸟舍的风要求预热,不要直接吹到雏鸟身上,防止感冒。如果天气晴朗,雏鸟出壳后1周便可放出户外运动,一方面促进卵黄吸收,另一方面保证合理的光照.从而调节雏鸟的钙、磷代谢,增强骨质,防止腿畸形,同时还可以增强雏鸟机体的免疫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夏季应防止长时间暴晒,运动场内要设置凉棚或种植绿化树。 6、饲喂和管理 6.1、出壳后的鸟要求先饮水后开食。饮水要求水温24摄氏度左右,并加入B族维生素等,用电解质、葡萄糖配制成营养液效果更好。开食在初饮后l一2小时,喂给混合精料,开食料要求拌湿,水料比为1:1,在幼鸟群中放1—2只年龄稍大的鸟引导开食,因为驼鸟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模仿性。每天每只精料喂量:1—30日龄70g;31—60日龄300g;60一90日龄525g。青饲料按精料量的1—2倍投喂。从出壳后第2周起每只每天补充砂砾4—5粒,粒度大小由米粒大逐渐增大到1cm直径大小。 6.2、管理上应按不同年龄分别饲养,并严禁工作人员串岗;雏鸟运动场内的异物(如铁钉、玻璃片、烟头等)应每天清理出去,防止胃肠梗塞等病发生;育雏区应尽量保持相对安静,减少对雏鸟惊扰,防止应激;育雏舍应保持空气新鲜,地面干燥、清洁;鸟粪要及时清除,至少每周消毒一次;食盆、水盆应置高5cm左右,以免雏鸟来回走动而造成词料、水质污染;饲养员应每天作好观察记录。随时掌握雏鸟的动态,发现情况,及时处理。保证雏鸟健康生长。每育完一批雏鸟。应认真写好阶段性小结报告,总结经验,以便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鸵鸟霉形体病的诊治 鸵鸟的霉形体病是一种以慢性呼吸道症状为主的鸵鸟传染性疾病,一般是采取隐性感染, 但由于饲养条件不良,或者其它细菌、 病毒等微生物的混合感染,则发生严重的呼吸道障碍,明显发病。 本病常见于大肠肝菌 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喉气管炎及传染性鼻炎混合感染,其流行范围较广,发病率较高, 难以在短时间内治愈,给养鸵鸟业带来了危害。本病在慢性发病的过程中,虽不如烈性传染病那样造成大批的死亡。 但能使鸵鸟的生产性能下降,孵化率降低,幼鸵鸟的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等, 从经营管理角度来看,总的经济损失是很高的。 并且通过感染鸵鸟所产 的代菌卵能将病原体传递给幼雏, 使本病在场内代代相传, 一时难以清除。因此,饲养鸵鸟的同行要引起广泛的重视。
一、临床症状
病鸵鸟流鼻汁、打喷嚏,炎症延至下呼吸道时气喘,有气管罗音、咳嗷、眼睑肿胀、眼球突出、失明, 病鸵鸟喜欢咂叭嘴。 个别鸵鸟颈部肿大直径约8~10 厘米,但不影响采食饮水,也没有出现呼吸障碍, 经服药几天后消失,母鸵鸟产蛋率下降。在幼鸵鸟感染上严重的Ms、不仅会造成腱鞘炎和关节炎,还会导致全身性疾病。Mg偶尔会引起鸵鸟的神经症状。(Mg:败血霉形体、Ms:滑液嗉霉形体)
二、尸体剖检 喉头、气管、鼻腔内有渗出物;气管粘膜肥厚, 多数死鸵鸟眶下窦肿大,窦内可见粘液及干酪样物, 气囊混浊,囊壁增厚、肺充血、 气管中心周围发生炎症。气嗉有黄色泡沫、陈旧的病灶有干酪样块状物附着。 腹部气囊也有同样的病变。有合并感染的鸵鸟、前骨、肝脏、心脏、 肠道有出血变化。有的幼鸵鸟关节肿大,滑膜炎增多。
三、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但进一步的确诊必须进行血清学的检查及病原的分离。血清学的检查对本病是较为可靠和准确的诊断方法。 在感染初期,首先出现凝集性抗体,因此, 在初期用凝集反应来检查较为适宜。将清洁的玻璃载物片上,先滴两滴抗原,然后用针头刺破翅膀下的血管,吸一滴新鲜血液滴入抗原中, 轻轻搅拌,充分混合,少许后, 将玻璃板轻轻左右摇动,在1~2分钟内即可判定结果(操作一般须在20℃~25℃下进行),在液面中有凝集块的可判为阳性。
四、病因
饲养管理不当,小鸵鸟群体拥挤、通风不良、 氨气过浓、病原微生物侵袭及应激,均可诱发本病流行。五、防治方法 1.建议无病鸵鸟群,加强饲养管理,防止拥挤, 注意消毒, 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淘汰阳性鸵鸟。2.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可用鸡毒支原体活疫苗 ( 北京兽药研究所监制)鸡的5~10倍量。3.严把种蛋消毒关。4.对已感染本病的鸵鸟群可用汉得宝(复方败毒散),冬天以汉得宝100克溶于50千克水混饮连用5天。 夏天炎热季节以本品100克溶于100千克水混饮连用5 天。 本品100克可供400~500千克体重一日用量。此药品是广州白云山兽药厂生产的, 经我们临床使用,效果很好。5.还可用苗必治饮水剂(东北第六制药厂兽药分厂、沈阳市东陵区方陵路4—1号)。用法及用量:将苗必治7.5~12.5克加入10 升清水中搅匀后饮用,每日2次,连用3~5天。6.雏鸵鸟可用链霉素进行喷雾, 成鸵鸟用链霉素进行肌肉注射, 根据鸵鸟体重/千克给药。7.中药可用金银花、浦公英、苏子、黄连。 成鸵鸟各50克, 小鸵鸟各15克,煎水灌服5~7天效果好。
成年鸵鸟的饲养管理 饲养是动物饲养和生产过程中成本投入的主要部分,它是决定养殖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鸵鸟饲养成本因饲养方式不同,其饲养投入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饲养者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决定采用何种饲养方式(粗放、半集约化和集约化)。 鸵鸟的饲养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尤其是种鸟养殖更是如此。给予其适当的饲料采用较理想的管理模式就可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营养平衡及总量适当的饲料,不仅可以提高鸵鸟的产蛋量,也可以提高蛋的受精率。过量饲喂将会导致鸵鸟过于肥胖,从而降低其生产能力。野生状态下,鸵鸟主要以青草、仙人掌类及其它植物为主。经人工训养后一般给其补充适量的精饲料以满足其生产生长的需要。 鸵鸟和其它动物一样,它的体质成分是由肌肉、血液、骨骼、皮肤、羽毛等组成,机体的生长需要从饲料中获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矿物质,经济化吸收后合成其自身成分。能量是促进动物内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 它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含能量较高的饲料称能量饲料,如:玉米、大麦、燕麦、小米等。如果机体吸收的能量过多,则多余的能量在机体内可以转化成脂肪,并以脂肪的形式储存。 蛋白质也是机体生长产所必须的物质,如皮肤、肌肉、羽毛及蛋、精子等都是由摄入的蛋白质在体内重新合成的。蛋白质饲料主要包括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动物蛋白包括鱼粉、鱼骨粉等;植物蛋白包括豆饼、棉籽饼、菜籽饼等。目前,由于天然蛋白质饲料的严重不足,现已研究开发出许多蛋白质饲料的添加剂,以弥补蛋白质饲料的缺乏。 矿物元素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是指钙、磷和氯等。动物体骨骼的主要成分是钙和磷,饲料中的钙和磷被机体吸收后,大部分沉积在骨骼中。如果钙和磷缺乏或吸收不良,都可能造成骨骼生长异常。饲料中的钙和磷吸收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钙、磷比、维生素D含量等。因此,鸵鸟的饲料中不仅要含有足量的钙、磷,而且要保持适当的钙、磷比,否则可能会造成钙、锰、铜、铬碘等缺乏。因此,鸵鸟的饲料中不会造成钙、锰、铜、铬碘等缺乏,在饲草晾晒贮存过程中应特注意防维生素的氧化分解。 以上阐述的是动物饲料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在动物的饲养过程中动物饲料应进细致的配制,否则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一、 饲料配方要求 1.必须含有动物机体维持和生产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 2.一部分物质必须易于消化,大量不能消化的物质的作用是填充,并不具备营养价值,而那些可消化的物质代表着饲料营养价值。 3.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必须保持平衡,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营养全面的饲料其蛋白质能量比应为1:4;即1可消化的蛋白质,4份可消化多糖,脂肪含量是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2、25倍。 4.饲料必须有很好的适口性。即使营养全面而且配比平衡的饲料,如果适口性差,在鸵鸟的饲喂过程中也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5.饲料中必须含有足量的粗纤维。因为纤维素可促进肠胃蠕动维持正常的消化功能。能集约化饲养添加粗纤维更为重要,放牧饲养的鸵鸟能够采食到足够能量的粗纤维。 6.日梁组分的多样化是饲料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多刺梨和含盐分较多的灌木都是多汁饲料,它们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苜蓿草和青干草都是饲料配方的优质组成成分。 7.日常的饲养中,人们常常忽视多汁的饲料的适口性。它可用多种方式供给,如绿色的谷类植物、南瓜、葡萄、胡萝卜及切碎的青草等都是很好的补充形式。对于雏鸵鸟必须悉心护理,并饲以完善的全价饲料。饲料的种类及搭配直接影响其适口性及消化率。麸糠及细粉料不能直接用来饲喂鸵鸟,如需使用必须制成颗粒饲料。 二、 成年鸵鸟的饲养管理 生长和成年鸵鸟在食入大量多汁饲料后每天必须补充1、5~3千克精饲料。种鸟则应喂给足够的全价混合饲料,同时也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进食量,以防止种鸟过肥。显然,补充饲料的数量应根据鸵鸟的生产类型以及年龄不同而改变。下面阐述的是不同类型饲养方式的营养需要。 1.集约化饲养系统 (1)管理模式 鸟场应在15~16亩左右,每个围栏内一公二母。集约化饲养是最优良的饲养方式,它具有如下优、缺点。 缺点: A. 建造围栏总投资较大。 B. 鸟群完全靠人工饲喂提高了饲养成本。 C. 易出现公母搭配不当的情况。 优点: A. 可以进行准确的系谱记录。 B. 可以对具有优良特性的个体进行选育。 C. 蛋的收集容易进行。 D. 鸟群易于控制。 E. 便于进行实验和研究。 我国绝大多数的饲养场家都采用这种方式,由于场地的局限,打算、大部分场家的饲养场地远远小于上述场地面积,细心饲养,严格控制场内环境,将成为我们解决的问题。 (2)饲养技术 集约化饲养系统必须人工喂干草或青绿饲料,并适当补充精饲料,特别应当注意的是:干草及精饲料应与青绿多汁饲料配合饲喂,以改善适口性。产蛋鸟每天应补3千克左右精饲料,并饲以足量的青绿多汁饲料。饲喂量的多少应根据鸵鸟的采食量来定。青绿饲料包括:白菜、青草、苜蓿及其它各种营养丰富且适口性好的青草类。 有的围栏较小或栏内牧草生长不好,鸟群在其中采食不到足够的食物,这种情况下,应补饲混合料。休产期可减少精饲料的添加量,并可以用较便宜的谷类及玉米等制成饲料饲喂。筑巢和求偶期间,必须逐步提高营养水平,并维持到产蛋期结束。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鸵鸟的混合饲料,因此,饲喂鸵鸟的饲料都是饲养者自己配置的,应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适时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喂量,否则将会造成停产或产弱精蛋。停产的母鸟,在调整饲料以后,可在4周内恢复产蛋。 因鸵鸟喜欢采食色彩鲜艳的食物,人们常将青绿饲料切碎后同精饲料混合,以刺激鸵鸟食欲,提高鸵鸟的采食量。到目前为止最适合鸵鸟采食的牧草还不清楚,不过苜蓿类应当是鸵鸟理想的食物。质地坚硬难以消化的青饲料不适应饲喂鸵鸟,雏鸵鸟尤其应注意,否则易造成雏鸟的肠梗阻。给鸵鸟喂碎石和沙粒同样是必要的他,它们可以帮助消化食物。 2、半集约化饲养系统 (1)管理模式 这种饲养系统是非洲一些国家普遍采用的饲养方式,它的场地一般在300~1500亩,其中饲喂30只公鸟、50只母鸟。这种公母比例 只是饲养人员凭经验确定并非科学实验得出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半集约化饲养系统特点是鸟群在草场上采食一定量的青饲料,适当补充精饲料,这样可保证鸟群获得足够的营养,以充分满足鸟群生产的需要。但应注意鸟场上必须有足够的青饲料供鸵鸟采食。 优点: A. 一次性投资少,固定资产投入较低。 B. 便于对鸟群进行监控。 C. 每天都可以收集鸟蛋。 D. 便于观察鸟群的生存条件、受伤情况及寄生虫侵害。 E. 因其能从草场上采食大量的饲料,故其饲料成本降低。 缺点: A. 很难确定它们之间的配偶关系。 B. 有的雄鸟领3个以上雌鸟组成一个家庭,这样就会降低蛋的受精率,从而降低其生产能力。 C. 主要母鸟将影响青年鸟的产蛋率 D. 捕鸟难度大。 E. 找不到饲料投放地的鸟会严重降低生产能力。 半集约化生产系统是一种较理想的饲养方法,其特点是:鸵鸟所在地的环境特别接近自然环境,辅助以人工孵化及育雏变可以较大地提高鸟群的生产能力。有些采用集约化生产场家,常常将鸟群混合在一起放入较大的鸟场内,让其自由选择配偶,将配对较好的鸟作为一个"家庭",转群到较小的围栏内,可以较大提高受精率。 (2)饲养技术 半集约化饲养方式由于有较大的运动场和草场供鸵鸟自由活动,其生产性能、鸟蛋的受精率、孵化率都比集约化要高,造成这种形式的因素之一是营养。在高质量的牧场上,鸵鸟便可以自由采食且始终能保持活泼的状态,蛋的孵化率和受精率都很高,所以饲喂鸵鸟时应尽可能将鸟群饲养在最接近自然的的条件下,让鸟群在比较开阔的场地自由活动。在人工饲喂下的种鸟要适当控制其采食量。对产蛋鸟还要补充产蛋期饲料,对处于繁殖期的公鸵鸟能采食到足够的营养满足其机体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饲喂与驯化后鸵鸟群会变得易于管理,主要原因是它们适应了人工饲喂的过程序。 目前,我国还处于种鸵鸟养殖初始阶段,也就是说,我国鸵鸟绝大部分都是用来作种用的,这就要求养殖场家特别重视种鸟的养殖,尤其是对种母鸟的饲喂。种鸟的休产期一般采用维持饲料,在繁殖季节到来之前须逐渐补饲蛋白质饲料。初期每只鸟每天补充约1千克,几个星期后逐渐增加到2~3千克,并用青饲料切碎后与颗粒料混合,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如果鸟群仍然没有交配、产卵的迹象,还可以增加饲料投入量。这应根据鸟群的需要由管理者灵活掌握,摸索出鸟群的最佳需要量。 3.人工孵化粗放式饲养管理系统 这种饲养方式是将蛋收集起来,人工孵化,然后人工育雏。种鸟的饲养成本很低,除了必要的围栏和孵化设备外,几乎不需要任何费用。在非洲某些国家,某些场地主在自己的牧场内发现一些野生鸟群时,利于其繁殖雏鸟。显然这种方式有其不足的地方: A. 需大片草场供鸵鸟活动。 B. 很难控制和监控鸟巢。 C. 鸟蛋常常被其它野生动物破坏。 D. 在鸟蛋的收集和运输过程中,有时易造成胚胎死亡。 E. 因很难找到鸟巢,不能及时收集鸟蛋,蛋的存放时间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孵化技术及管理也相应地需要提高。 总之,这种饲养方式最基本的条件是必须具有野生鸟群,其次是一套切实可行的孵化、饲养及管理技术。在我国西北及华北草原地区采用这种饲养方式是可行的。它的最大优点在于人力物力投入少,完全依赖自然条件。 4.自然孵化粗放式饲养管理系统 鸵鸟原生于沙漠地带,其特征是:喜欢在宽阔的场地上奔跑活动,因此场地越大越好,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这种饲养方式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是行不通的,我国更是如此,这主要是土地太少的原因。此外,粗放时饲养方式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是行不通的,我国更是,这主要是土地太少的原因。此外,粗放饲养过程中监控种鸟、收集鸟蛋及捕获雏鸟都将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 这种饲养方式最适应于饲养野生原性较强的鸟群,因这些鸟群善于作长距离奔跑。在野外寻找野生鸟群的聚集地和鸟巢方法可根据Jarvis(1983)经验:水源周围常常是鸟群活动及休息的地方。 这种饲养方式中,公母鸟可以自然择偶且这种配偶关系将一直维持整个干旱季节。雨季到来之前,常常是雄鸟重新选择配偶,重新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在许多饲养场内公母比例是人工搭配,有人采用1公3母,而有人则是1公1母或是1公2母,应当指出的是:公母比例应考虑到气温及其它环境状况。 一个"家庭"中,一般只有一只母鸟占主导地位,我们可以从她与公鸟及次要母鸟的行为中,她总是首先在巢中产蛋,但如果蛋的总数超过20~25个,孵化的雌鸟既会将多余的鸟蛋弄到鸟巢外。如果母鸟需要某种平衡的话,也会部分保留其它鸟蛋。在外一般母鸟在每个巢内产蛋8~10枚。如果将鸟蛋取走,可以促进其多产蛋。鸵鸟产蛋期一般在春天,多雨季节为鸵鸟的休产期。 野生鸟和驯养鸟的区别在于野生鸟的危险意识及对外界刺激较敏感,如果将其窝内鸟蛋全部取走,它们可能离开原巢,到一个新的地方筑巢,并在2~3周内重新开产。应当注意的是:用这种方法来刺激产蛋会导致母鸟死亡率升高。为了维持其自然野生群,常常将6~8月龄的雏鸟放回场内。 自然孵化粗放饲养系统的优点在于成年鸟饲养成本低,不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自然孵化也大大降低了孵化成本。但必须具有捕捉雏鸟的车辆及工具。这种饲养方式的缺点很多: A. 野外鸟死亡率可达95%~100%。 B. 捕捉雏鸟特别困难,花费也很高。 C. 捕获的雏鸟常有病和线虫病。 D. 生产及排水都应根据环境状况及育种需要来决定。 E. 必须有足够规模的牧场。 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不适应这种饲养方式。 性别鉴定及年龄鉴定 一、性别鉴定 鸵鸟的性别鉴定非常重要,尤其是当出售幼鸵鸟时必须保证一定比例的雏鸟。通过观察雏鸟的泄殖腔,可鉴别雌雄。14个月以前鸵鸟不会表现外部的第二特征。14个月以后雄鸵鸟的羽毛开始变成黑色,而雌鸵鸟的羽毛仍是棕灰色。从第10个月开始雄鸵鸟的胫和喙开始变得稍带粉红色,而雌鸵鸟仍然是黑色,但是,用这种方法鉴别雌雄不太准确,很可能把雄鸵鸟误辨为雌鸵鸟。性成熟以前鸵鸟的性器官很小,在交配季节,雄鸟的睾丸可发育到人拳头大小,以后又会萎缩。9个月的以上的鸵鸟,当其排粪或排尿时其阴茎会露出来,可在这时对其进行性别的鉴定。鸵鸟在4月龄时就进行性别鉴定,这时鸵鸟小容易操作。辨别时将鸵鸟头面对操作者,首先将肛门的下部向下外翻。用另一只手将肛门的上侧向上翻。如果鸵鸟比较大,如5千克到15千克,可两个人进行操作,一个人保定鸵鸟,另一个人将手指润滑后轻轻伸入肛门的前上方,可将阴茎或阴蒂拉出检查,15千克到54千克的鸵鸟可直接将手指伸进泄殖腔,检查其阴茎或阴蒂,如果不能分辨出来,也可将其外翻出来检查。较大的鸵鸟可直接检查泄殖腔,雄鸟可触膜阴茎,阴茎呈圆锥形,比较胀满并稍带红色,雌鸟的泄殖腔璧较后,阴茎较小,外缘较薄,呈淡粉红色,不太胀满,看不见明显的血管。 对一群体形年龄大小不一的鸵鸟,进行性别鉴定时,常常容易混和出差错。正常的方法是,先根据鸵鸟的体形大小分群,然后在相同大小的鸟群进行性别鉴定。通常体大的鸟比雏鸟更容易鉴定性别,因此,应在出售或屠宰之前进行性别鉴定,以留下部分鸵鸟做种用。 二、年龄鉴定 有经验的鸵鸟养殖者从外观上来判定鸵鸟年龄:12月龄时,鸵鸟的腿和喙变为白色;2岁时,不论是雄鸟还是雌鸟其北部的雏鸟羽毛全部退换,但颈的基部和腹部大部分仍有存在,而雄鸟大部分腹部的羽毛被黄褐色的羽毛所取代。3岁时,公母鸟腹部白色羽毛全部退换,颈基部雏羽不变,一些公鸟的腿和嘴变为典型的红色。4岁时,鸵鸟完全性成熟,出现成年鸟的羽毛。4岁以后,鸵鸟翅膀变得更粗更健壮,但4岁以后已没有其它特征来鉴别年龄。据报道,雄鸟的阴茎长度也可以用来鉴别年龄。
鸵鸟育雏技术 六周龄前的鸵鸟对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死亡率最高,所以这时期 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如果育雏期间的饲养管理跟不上,不仅不利于鸵鸟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导致雏鸟成活率下降。下面将对鸵鸟育雏室及育雏栏、雏鸟的饲养及卫生管理作详细介绍。 一、 育雏室设计要求 育雏室和育雏栏应健在孵化室附近,可方便孵出的雏鸟转群,减少应激因素。育雏室的大小为3米×3米,在地面上铺上较致密的网,使粪便落到下面,以减少粪便对鸟舍环境的污染。也可以直接在地面上铺上蓬布,这有利于鸵鸟保暖。育雏室之间可以活动的隔板隔开,当鸵鸟长大后可以撤除隔板,增加育雏室的空间。育雏室的地面应稍有坡度,坡面不应朝向鸵鸟舍出口。出口处应稍高些,有利于清扫和排水。水泥地面不应太滑以防止出现交叉腿。地面1、5米以上的墙面用白色涂料粉刷。育雏室的墙角应建成圆形,防止天气寒冷时鸵鸟拥挤而窒息。 设计鸵鸟育雏时应考虑到以下因素: 1. 空间要求 雏鸟起初要求0、06平方米/只,以后每周扩大10%的面积,因此应设计活动挡板,随鸵鸟的生长而增大面积,减少鸵鸟因拥挤造成应激反应。 另外,育雏室外应设有活动场地(30米长,5~6米宽),以便为鸵鸟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同时,禁止鸵鸟在沙地上自由活动,因这些地上的某些东西有可能对幼鸟的肠道造成伤害,栏圈内应有布支起蓬帐,避免其受阳光的直晒,遮阴蓬布的高度根据鸵鸟的大小来确定。幼鸵鸟栏圈应有充足在饮水,装水容器应布局合理,每天至少供应2次水,并冲洗干净,料槽每天在加饲料前都应冲洗干净。 2. 温度要求 刚出壳的鸵鸟要求环境温度为35℃以后没周可以降低3℃,到第4周时,温度的变化对鸵鸟的影响就不太大了,白天可以让鸵鸟出来活动,但晚上要注意保温。 育雏室内一般用红外灯加热,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室内的温度容易控制。取暖灯一般100W左右,悬挂绳索应可以上下调节,以满足幼雏的保温要求,另外,不要用白色灯加热。这种光线诱导幼雏互相啄咬,不利于幼雏的休息与睡眠,育雏支架周围也可以钉上蓬布用于保暖。取暖灯的数量应根据温度情况而定,可以测试几次后,再确定灯的数量。 3. 湿度要求 湿度不宜超过60%。超过60%时,容易造成细菌和真菌繁殖。 4. 通风要求 育雏室的通风要求很重要。因为它对室内温度、湿度、空气中的氨和氧含量有很大影响。 由于室外的空气湿度一般要比室内低,因此,通过定时通风换气来控制室内的空气湿度。 另外,雏鸟排出的尿液能产生大量的氨气,如果浓度过高会对鸵鸟产生伤害,有时甚至是致死性的,也应通过定时的通风换气来排出氨气。 5. 采食要求 鸵鸟对光线的要求在诸多基因中不太重要,一般成年鸵鸟每天应光照20小时左右,集约化饲养光线应暗些,这可防止鸵鸟互相啄要。 6. 卫生要求 前3周以内的幼鸵鸟搞好卫生是相当重要的。育雏袋应每天更换并保持干净,撤换的育雏袋应每天清洗一次,育雏舍应每天将粪便清除,并消毒。 二、 育雏栏设计要求 鸵鸟双翼退化,双腿发达。因此,鸵鸟不会跳跃和飞翔,但能快速奔跑和急速转弯,因此,栏内不能有障碍物,围栏不能带有棘刺和倒钩。下面将对饲养场地和育雏栏圈逐一介绍。 1.饲养场地 不管是粗放式、半集约化饲养,其要求条件是基本相似的。 饲养场地应用普通铁丝(8#或10 #)作围栏,每条铁丝间隔的距离为22、5厘米左右。最下面的铁丝应离地面0、45米,防止有时鸵鸟腿插入低部铁丝。 饲养场地应该在任何情况都排水良好,如果饲养场地铺上沙子更好。饲养场地应稍有一些坡度,保证潮湿时排水方便。饲养场地应栽树以便于在炎热时供鸵鸟乘凉。鸵鸟饲养场地应远离主要交通要道,避免交通对鸵鸟的骚扰。 饲养场地应根据情况设立一个小的围圈,以方便捡蛋、饲喂、抓鸟或进行其它必要的管理。同时,最好将饲喂和饮水设施放在小围圈内,鸵鸟每天可以进入围圈内采食和饮水。周围应用比较结实的材料,如木头围圈。如果是集约化饲养,围栏的要求就有所不同,应在饲养场周围立齐胸高的木桩,并用铁丝连起来。 在任何情况下围栏距地面不少于0、45米,其一是避免鸵鸟腿卡在围栏上;其二是防止当捡蛋时或饲喂时受到鸵鸟的攻击。 2.育雏围栏 鸵鸟不会跳越也不会爬越,所以,鸵鸟的围栏高度到胸部就可以。6个月以下的鸵鸟,可以用1、2米高的鸡用或猪用铁丝网,上面在用两股铁丝网,每股距离为22、5厘米。防止鸵鸟跑出。另外,如果育雏小鸵鸟,铁丝网应到地面,最好埋在地下部分不少于15厘米,防止其它对鸵鸟有伤害的动物在下面打洞。 幼鸵鸟(4周龄以前)在天气发生变化时不知道保护自己。在野生条件下,是由成年鸵鸟来保护幼鸵鸟避免雨淋、炎热和寒冷的袭击,所以,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当遇到寒冷或潮湿时,必须提供保温和避雨设施。育雏栏圈必须同育雏室连在一起,这样当天气不好时,可以将幼鸵鸟关进育雏室内,在夜里幼鸵鸟也应关进育雏室内,并保证育雏室内温度恒定。 大一点的鸵鸟,5~10周龄,应设立一个棚子,并在周围加上护栏,在遇到不良天气时。鸵鸟可以进去。同时应在四周挂上圈帘,根据天气的变化卷上或放下。10周龄以上的鸵鸟有能力适应不良天气。对幼鸵鸟来说阴雨和和寒冷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 饮水点和喂料设备应方便饲喂,饮水点周围应尽量保持干燥。 不管是饲养场地还是育雏栏之间,都应有人行道,用于工作人员运水以及饲料等。另外,人行道应同各栏圈、装卸点和其它管理设施连在一起,以便鸵鸟的转群和转运。当鸵鸟长到第6周至8周时,鸵鸟可以饲养在普通的栏圈里。 当大量饲养时,栏圈之间的通道宽度应允许运输车辆通过。 三、 雏鸟的饲养管理与卫生管理 6周龄以前的鸵鸟死亡率最高,所以这期间的饲养和卫生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1.雏鸟的营养 雏鸟的营养及卫生管理是影响雏鸟存活率的两个主要因素,并且将直接影响鸵鸟饲养场的经济效益。给雏鸵鸟以高质量的饲料浆非常重要。料浆与切碎的苜蓿叶或其它营养丰富的粗饲料向混合,能基本保证雏鸟的营养供给。应特别注意的是:雏鸟饲料中不应含任何苜蓿茎和其它粗纤维饲料。因为这些物质将导致雏鸟的肠梗阻。苜蓿应将秆茎全部摘除,然后手工或用小切割机将其切碎。雏鸟浆料只能湿喂,不能制成干料饲喂。 新生雏鸟不必立即饲喂。因为雏鸟是卵黄在孵化期间没有被完全吸收,雏鸟出壳后,卵黄可继续供机体吸收利用。出壳12小时后再供给食物和饮水,尤其是集约化饲喂的鸟群更应如此。每天应清理一次水槽并至少加水一次。对生长速度达到5克/天以上的鸟群应补充维生素水容性维生素可通过饮水添加。 除了浆饲料和清水之外,饲粮中还应以稀湿的方式补充贝壳粉或石灰石粉。饲料中添加含钙物质,对于促进幼鸟骨质生长,尤其是6个月龄以下的幼鸟更加重要。因这一阶段是鸵鸟的生长期,骨骼生长发育快,钙质需要量大。 雏鸟和青年鸟腿畸形,可能是饲粮营养不平横的直接结果。钙的不足、钙 磷比例失调都将引起鸵鸟骨骼发育不良,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及多维素可缓解或防止骨骼畸形的发生。 生产场家一般在鸟场中放置一些沙砾,让鸟群食入适当的沙砾以帮助消化食物。但也防止石沙过多,造成肠梗阻。 随着雏鸟的生长,可以给其提供更多的粗纤维饲料。因这时雏鸟的消化能力开始增强。应注意的是添加的数量应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否则极易引起胃积食。4月龄以下的雏鸟不宜饲喂过多的粗纤维饲料,因鸵鸟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健全,不能适应消化过多的粗纤维饲料。 注意:决不能让雏鸟食入发霉或怀疑有毒的饲料。 2.饲喂方式 在国外,鸵鸟的饲喂方式种类繁多,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放在地面上,有的在地上垫上橡皮垫,有的挂在树上等等。其最基本的原则是:花费少、效益高、浪费少、便于添料和清理料槽。直接将饲料放在地上是一种不科学的饲喂方法,会造成饲料严重浪费。 食槽一般以挂在树上或围栏上比较好,以防止鸟群奔跑时踩坏食槽,碰伤鸟腿。饲槽离地面的高度可依年龄而定。成年鸟一般距地1~2米。饲槽的底部应钻孔以利于水的排出。四周用铁丝穿透绑吊在树上或栅栏上。不能使用破旧的水槽及饲槽,因它们中有一些脱落的金属碎片及其它异物,被鸵鸟吞食后,造成伤害,使其永久的种用及经济价值,在多雨地区,特别是夏季有些地区常常阴雨连绵,鸵鸟在下雨时不饮食,只呆呆的站立在雨地里,因此必须在槽周围建造简易雨棚一方面可以遮风挡雨有利于鸵鸟采食,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鸟场环境,提高其生产性能。 全价饲料只必须含有维生素及矿物质…… 3.雏鸟卫生管理 前面曾提到,雏鸟的饲养及卫生管理是保证雏鸟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所以这里要重介绍雏鸟的卫生管理。 (1) 育雏场地,应选择在地势干燥和尘埃较少的地方以减少呼吸道病的发生。 (2) 加强卫生管理,每天应清理垫料,保持空气干燥。每周都应中等毒力的消毒剂将育雏室冲刷一次,栏舍的内部 应清扫干净,栏圈应至少每天喷雾消毒一次。 (3) 不应用稻草或者其它干草做铺垫材料,以免鸵鸟吞食后损失消化道。 (4) 每天至少应供应三次清洁的饮水。 (5) 所有的垃圾应搬运出去,而不应堆放在鸟舍内。 (6) 每天都应保持鸟舍是通风和控制温度。 (7) 患病和体质较弱的鸵鸟应当隔离饲养,不应同健康的鸵鸟混在一起饲养。 (8) 由于鸵鸟的生长速度不一,因此,生长速度快的应同生长速度慢的分开饲养,但是,小鸵鸟中应混养几只较大的鸵鸟,以引导其采食和饮水。 (9) 鸵鸟容易受到惊吓,因此,应尽量减少对其惊扰。 成年鸵鸟的饲养管理 饲养是动物饲养和生产过程中成本投入的主要部分,它是决定养殖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鸵鸟饲养成本因饲养方式不同,其饲养投入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饲养者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决定采用何种饲养方式(粗放、半集约化和集约化)。 鸵鸟的饲养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尤其是种鸟养殖更是如此。给予其适当的饲料采用较理想的管理模式就可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营养平衡及总量适当的饲料,不仅可以提高鸵鸟的产蛋量,也可以提高蛋的受精率。过量饲喂将会导致鸵鸟过于肥胖,从而降低其生产能力。野生状态下,鸵鸟主要以青草、仙人掌类及其它植物为主。经人工训养后一般给其补充适量的精饲料以满足其生产生长的需要。 鸵鸟和其它动物一样,它的体质成分是由肌肉、血液、骨骼、皮肤、羽毛等组成,机体的生长需要从饲料中获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矿物质,经济化吸收后合成其自身成分。能量是促进动物内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 它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含能量较高的饲料称能量饲料,如:玉米、大麦、燕麦、小米等。如果机体吸收的能量过多,则多余的能量在机体内可以转化成脂肪,并以脂肪的形式储存。 蛋白质也是机体生长产所必须的物质,如皮肤、肌肉、羽毛及蛋、精子等都是由摄入的蛋白质在体内重新合成的。蛋白质饲料主要包括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动物蛋白包括鱼粉、鱼骨粉等;植物蛋白包括豆饼、棉籽饼、菜籽饼等。目前,由于天然蛋白质饲料的严重不足,现已研究开发出许多蛋白质饲料的添加剂,以弥补蛋白质饲料的缺乏。 矿物元素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是指钙、磷和氯等。动物体骨骼的主要成分是钙和磷,饲料中的钙和磷被机体吸收后,大部分沉积在骨骼中。如果钙和磷缺乏或吸收不良,都可能造成骨骼生长异常。饲料中的钙和磷吸收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钙、磷比、维生素D含量等。因此,鸵鸟的饲料中不仅要含有足量的钙、磷,而且要保持适当的钙、磷比,否则可能会造成钙、锰、铜、铬碘等缺乏。因此,鸵鸟的饲料中不会造成钙、锰、铜、铬碘等缺乏,在饲草晾晒贮存过程中应特注意防维生素的氧化分解。 以上阐述的是动物饲料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在动物的饲养过程中动物饲料应进细致的配制,否则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一、 饲料配方要求 1.必须含有动物机体维持和生产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 2.一部分物质必须易于消化,大量不能消化的物质的作用是填充,并不具备营养价值,而那些可消化的物质代表着饲料营养价值。 3.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必须保持平衡,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营养全面的饲料其蛋白质能量比应为1:4;即1可消化的蛋白质,4份可消化多糖,脂肪含量是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2、25倍。 4.饲料必须有很好的适口性。即使营养全面而且配比平衡的饲料,如果适口性差,在鸵鸟的饲喂过程中也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5.饲料中必须含有足量的粗纤维。因为纤维素可促进肠胃蠕动维持正常的消化功能。能集约化饲养添加粗纤维更为重要,放牧饲养的鸵鸟能够采食到足够能量的粗纤维。 6.日梁组分的多样化是饲料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多刺梨和含盐分较多的灌木都是多汁饲料,它们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苜蓿草和青干草都是饲料配方的优质组成成分。 7.日常的饲养中,人们常常忽视多汁的饲料的适口性。它可用多种方式供给,如绿色的谷类植物、南瓜、葡萄、胡萝卜及切碎的青草等都是很好的补充形式。对于雏鸵鸟必须悉心护理,并饲以完善的全价饲料。饲料的种类及搭配直接影响其适口性及消化率。麸糠及细粉料不能直接用来饲喂鸵鸟,如需使用必须制成颗粒饲料。 二、 成年鸵鸟的饲养管理 生长和成年鸵鸟在食入大量多汁饲料后每天必须补充1、5~3千克精饲料。种鸟则应喂给足够的全价混合饲料,同时也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进食量,以防止种鸟过肥。显然,补充饲料的数量应根据鸵鸟的生产类型以及年龄不同而改变。下面阐述的是不同类型饲养方式的营养需要。 1.集约化饲养系统 (1)管理模式 鸟场应在15~16亩左右,每个围栏内一公二母。集约化饲养是最优良的饲养方式,它具有如下优、缺点。 缺点: A. 建造围栏总投资较大。 B. 鸟群完全靠人工饲喂提高了饲养成本。 C. 易出现公母搭配不当的情况。 优点: A. 可以进行准确的系谱记录。 B. 可以对具有优良特性的个体进行选育。 C. 蛋的收集容易进行。 D. 鸟群易于控制。 E. 便于进行实验和研究。 我国绝大多数的饲养场家都采用这种方式,由于场地的局限,打算、大部分场家的饲养场地远远小于上述场地面积,细心饲养,严格控制场内环境,将成为我们解决的问题。 (2)饲养技术 集约化饲养系统必须人工喂干草或青绿饲料,并适当补充精饲料,特别应当注意的是:干草及精饲料应与青绿多汁饲料配合饲喂,以改善适口性。产蛋鸟每天应补3千克左右精饲料,并饲以足量的青绿多汁饲料。饲喂量的多少应根据鸵鸟的采食量来定。青绿饲料包括:白菜、青草、苜蓿及其它各种营养丰富且适口性好的青草类。 有的围栏较小或栏内牧草生长不好,鸟群在其中采食不到足够的食物,这种情况下,应补饲混合料。休产期可减少精饲料的添加量,并可以用较便宜的谷类及玉米等制成饲料饲喂。筑巢和求偶期间,必须逐步提高营养水平,并维持到产蛋期结束。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鸵鸟的混合饲料,因此,饲喂鸵鸟的饲料都是饲养者自己配置的,应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适时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喂量,否则将会造成停产或产弱精蛋。停产的母鸟,在调整饲料以后,可在4周内恢复产蛋。 因鸵鸟喜欢采食色彩鲜艳的食物,人们常将青绿饲料切碎后同精饲料混合,以刺激鸵鸟食欲,提高鸵鸟的采食量。到目前为止最适合鸵鸟采食的牧草还不清楚,不过苜蓿类应当是鸵鸟理想的食物。质地坚硬难以消化的青饲料不适应饲喂鸵鸟,雏鸵鸟尤其应注意,否则易造成雏鸟的肠梗阻。给鸵鸟喂碎石和沙粒同样是必要的他,它们可以帮助消化食物。 2、半集约化饲养系统 (1)管理模式 这种饲养系统是非洲一些国家普遍采用的饲养方式,它的场地一般在300~1500亩,其中饲喂30只公鸟、50只母鸟。这种公母比例 只是饲养人员凭经验确定并非科学实验得出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半集约化饲养系统特点是鸟群在草场上采食一定量的青饲料,适当补充精饲料,这样可保证鸟群获得足够的营养,以充分满足鸟群生产的需要。但应注意鸟场上必须有足够的青饲料供鸵鸟采食。 优点: A. 一次性投资少,固定资产投入较低。 B. 便于对鸟群进行监控。 C. 每天都可以收集鸟蛋。 D. 便于观察鸟群的生存条件、受伤情况及寄生虫侵害。 E. 因其能从草场上采食大量的饲料,故其饲料成本降低。 缺点: A. 很难确定它们之间的配偶关系。 B. 有的雄鸟领3个以上雌鸟组成一个家庭,这样就会降低蛋的受精率,从而降低其生产能力。 C. 主要母鸟将影响青年鸟的产蛋率 D. 捕鸟难度大。 E. 找不到饲料投放地的鸟会严重降低生产能力。 半集约化生产系统是一种较理想的饲养方法,其特点是:鸵鸟所在地的环境特别接近自然环境,辅助以人工孵化及育雏变可以较大地提高鸟群的生产能力。有些采用集约化生产场家,常常将鸟群混合在一起放入较大的鸟场内,让其自由选择配偶,将配对较好的鸟作为一个"家庭",转群到较小的围栏内,可以较大提高受精率。 (2)饲养技术 半集约化饲养方式由于有较大的运动场和草场供鸵鸟自由活动,其生产性能、鸟蛋的受精率、孵化率都比集约化要高,造成这种形式的因素之一是营养。在高质量的牧场上,鸵鸟便可以自由采食且始终能保持活泼的状态,蛋的孵化率和受精率都很高,所以饲喂鸵鸟时应尽可能将鸟群饲养在最接近自然的的条件下,让鸟群在比较开阔的场地自由活动。在人工饲喂下的种鸟要适当控制其采食量。对产蛋鸟还要补充产蛋期饲料,对处于繁殖期的公鸵鸟能采食到足够的营养满足其机体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饲喂与驯化后鸵鸟群会变得易于管理,主要原因是它们适应了人工饲喂的过程序。 目前,我国还处于种鸵鸟养殖初始阶段,也就是说,我国鸵鸟绝大部分都是用来作种用的,这就要求养殖场家特别重视种鸟的养殖,尤其是对种母鸟的饲喂。种鸟的休产期一般采用维持饲料,在繁殖季节到来之前须逐渐补饲蛋白质饲料。初期每只鸟每天补充约1千克,几个星期后逐渐增加到2~3千克,并用青饲料切碎后与颗粒料混合,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如果鸟群仍然没有交配、产卵的迹象,还可以增加饲料投入量。这应根据鸟群的需要由管理者灵活掌握,摸索出鸟群的最佳需要量。 3.人工孵化粗放式饲养管理系统 这种饲养方式是将蛋收集起来,人工孵化,然后人工育雏。种鸟的饲养成本很低,除了必要的围栏和孵化设备外,几乎不需要任何费用。在非洲某些国家,某些场地主在自己的牧场内发现一些野生鸟群时,利于其繁殖雏鸟。显然这种方式有其不足的地方: A. 需大片草场供鸵鸟活动。 B. 很难控制和监控鸟巢。 C. 鸟蛋常常被其它野生动物破坏。 D. 在鸟蛋的收集和运输过程中,有时易造成胚胎死亡。 E. 因很难找到鸟巢,不能及时收集鸟蛋,蛋的存放时间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孵化技术及管理也相应地需要提高。 总之,这种饲养方式最基本的条件是必须具有野生鸟群,其次是一套切实可行的孵化、饲养及管理技术。在我国西北及华北草原地区采用这种饲养方式是可行的。它的最大优点在于人力物力投入少,完全依赖自然条件。 4.自然孵化粗放式饲养管理系统 鸵鸟原生于沙漠地带,其特征是:喜欢在宽阔的场地上奔跑活动,因此场地越大越好,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这种饲养方式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是行不通的,我国更是如此,这主要是土地太少的原因。此外,粗放时饲养方式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是行不通的,我国更是,这主要是土地太少的原因。此外,粗放饲养过程中监控种鸟、收集鸟蛋及捕获雏鸟都将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 这种饲养方式最适应于饲养野生原性较强的鸟群,因这些鸟群善于作长距离奔跑。在野外寻找野生鸟群的聚集地和鸟巢方法可根据Jarvis(1983)经验:水源周围常常是鸟群活动及休息的地方。 这种饲养方式中,公母鸟可以自然择偶且这种配偶关系将一直维持整个干旱季节。雨季到来之前,常常是雄鸟重新选择配偶,重新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在许多饲养场内公母比例是人工搭配,有人采用1公3母,而有人则是1公1母或是1公2母,应当指出的是:公母比例应考虑到气温及其它环境状况。 一个"家庭"中,一般只有一只母鸟占主导地位,我们可以从她与公鸟及次要母鸟的行为中,她总是首先在巢中产蛋,但如果蛋的总数超过20~25个,孵化的雌鸟既会将多余的鸟蛋弄到鸟巢外。如果母鸟需要某种平衡的话,也会部分保留其它鸟蛋。在外一般母鸟在每个巢内产蛋8~10枚。如果将鸟蛋取走,可以促进其多产蛋。鸵鸟产蛋期一般在春天,多雨季节为鸵鸟的休产期。 野生鸟和驯养鸟的区别在于野生鸟的危险意识及对外界刺激较敏感,如果将其窝内鸟蛋全部取走,它们可能离开原巢,到一个新的地方筑巢,并在2~3周内重新开产。应当注意的是:用这种方法来刺激产蛋会导致母鸟死亡率升高。为了维持其自然野生群,常常将6~8月龄的雏鸟放回场内。 自然孵化粗放饲养系统的优点在于成年鸟饲养成本低,不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自然孵化也大大降低了孵化成本。但必须具有捕捉雏鸟的车辆及工具。这种饲养方式的缺点很多: A. 野外鸟死亡率可达95%~100%。 B. 捕捉雏鸟特别困难,花费也很高。 C. 捕获的雏鸟常有病和线虫病。 D. 生产及排水都应根据环境状况及育种需要来决定。 E. 必须有足够规模的牧场。 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不适应这种饲养方式。 性别鉴定及年龄鉴定 一、性别鉴定 鸵鸟的性别鉴定非常重要,尤其是当出售幼鸵鸟时必须保证一定比例的雏鸟。通过观察雏鸟的泄殖腔,可鉴别雌雄。14个月以前鸵鸟不会表现外部的第二特征。14个月以后雄鸵鸟的羽毛开始变成黑色,而雌鸵鸟的羽毛仍是棕灰色。从第10个月开始雄鸵鸟的胫和喙开始变得稍带粉红色,而雌鸵鸟仍然是黑色,但是,用这种方法鉴别雌雄不太准确,很可能把雄鸵鸟误辨为雌鸵鸟。性成熟以前鸵鸟的性器官很小,在交配季节,雄鸟的睾丸可发育到人拳头大小,以后又会萎缩。9个月的以上的鸵鸟,当其排粪或排尿时其阴茎会露出来,可在这时对其进行性别的鉴定。鸵鸟在4月龄时就进行性别鉴定,这时鸵鸟小容易操作。辨别时将鸵鸟头面对操作者,首先将肛门的下部向下外翻。用另一只手将肛门的上侧向上翻。如果鸵鸟比较大,如5千克到15千克,可两个人进行操作,一个人保定鸵鸟,另一个人将手指润滑后轻轻伸入肛门的前上方,可将阴茎或阴蒂拉出检查,15千克到54千克的鸵鸟可直接将手指伸进泄殖腔,检查其阴茎或阴蒂,如果不能分辨出来,也可将其外翻出来检查。较大的鸵鸟可直接检查泄殖腔,雄鸟可触膜阴茎,阴茎呈圆锥形,比较胀满并稍带红色,雌鸟的泄殖腔璧较后,阴茎较小,外缘较薄,呈淡粉红色,不太胀满,看不见明显的血管。 对一群体形年龄大小不一的鸵鸟,进行性别鉴定时,常常容易混和出差错。正常的方法是,先根据鸵鸟的体形大小分群,然后在相同大小的鸟群进行性别鉴定。通常体大的鸟比雏鸟更容易鉴定性别,因此,应在出售或屠宰之前进行性别鉴定,以留下部分鸵鸟做种用。 二、年龄鉴定 有经验的鸵鸟养殖者从外观上来判定鸵鸟年龄:12月龄时,鸵鸟的腿和喙变为白色;2岁时,不论是雄鸟还是雌鸟其北部的雏鸟羽毛全部退换,但颈的基部和腹部大部分仍有存在,而雄鸟大部分腹部的羽毛被黄褐色的羽毛所取代。3岁时,公母鸟腹部白色羽毛全部退换,颈基部雏羽不变,一些公鸟的腿和嘴变为典型的红色。4岁时,鸵鸟完全性成熟,出现成年鸟的羽毛。4岁以后,鸵鸟翅膀变得更粗更健壮,但4岁以后已没有其它特征来鉴别年龄。据报道,雄鸟的阴茎长度也可以用来鉴别年龄。
回到 孵化箱 网站首页,全国各省区市县乡镇村购买孵化箱及孵化箱配件等相关产品拨打01062475888
北京方通孵化箱公司孵化箱厂-孵化箱,小型孵化箱,鸡孵化箱,小鸡孵化箱,土鸡孵化箱,山鸡孵化箱,孔雀孵化箱(蓝孔雀|绿孔雀|白孔雀|灰孔雀|花孔雀;公孔雀|母孔雀;孔雀蛋|孔雀苗|孔雀雏;种孔雀|商品孔雀|成年孔雀),龟蛋孵化箱,大雁孵化箱,鸵鸟孵化箱,鸽子孵化箱,全自动孵化箱,家用孵化箱,家禽孵化箱,微电脑孵化箱,大型孵化箱,恒温孵化箱,孵化箱厂家制造销售,孵化箱价格查询,孵化箱现货供应。
还销售孵化器www.fuhuaqi.com,孵化机www.www.fuhuaji.com,孵化设备www.fuhuashebei.com,孵化机械,孵蛋机www.fudanji.com 孵卵器www.fuluanqi.com,电孵机www.dianfuji.com,育雏伞,孵化箱配套育雏器680元/台,雏室加温电热灯泡20元/只,雏舍控温仪150元/台,照蛋器,鸡眼镜,鸡料桶,鸡饮水器,断喙器,舔砖,羊毛剪,填饲机,耳号钳等产品。北京春明方通电子有限公司旗下商标孵化箱品牌-方通孵化箱 海孵牌孵化箱 福辉牌孵化箱 蓝电牌孵化箱 雀桥汇孵化箱 天特星孵化箱 孔雀王孵化箱 阿上尖孵化箱 春明牌孵化箱 春明方通孵化箱 海鸥牌孵化箱 绿亨牌孵化箱 等注册商标孵化箱品牌
一 北京孵化箱孵化器孵化设备孵化机厂家销售
北京春明方通电子有限公司 孵化箱销售电话 01062476988
手机 13521585733 技术及售后 13801337988(微信号,购买孵化箱和孵化箱配件及孵化箱修理售后)
孵化箱厂家办公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卓秀北街10号院2号楼15层1515
孵化箱合作伙伴 豆芽机www.douyaji.com
凡是购买方通牌孵化箱,客户只要到当地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接送,均可预约上门孵化箱技术指导、孵化箱售后维修服务;孵化室、养殖场规划设计建设建议,网站制作、网络宣传销售、电子商务等
山东低端次品孵化箱改造2000-8000元/台,安徽模拟老式孵化箱升级1000-4000元/台,黑龙江湖北湖南广东北京孵化箱调整校正500-2000元/台,升级改造后温差小于0.2,出雏率提高到85-97%。对外维修孵化箱,600-3000元/台。对外维修孵化箱,600-3000元/台;对外安装移机孵化箱2000-4000元/台。
二 江西孵化箱孵化器孵化设备孵化机厂家销售
江西方通孵化箱销售 18970475151
三 孵化箱办事处销售商(以下电话不能接通时,拨打18910898289响两声等待回拨,响四声将会接听)
重庆孵化箱办事处 17782015619 四川达州万源小鸡孵化箱购买咨询 18982852951 四川成都土鸡孵化箱咨询 18980993749
云南昆明全自动孵化箱办事处 18687719818 贵州贵阳小型孵化箱 18164848621 北京绿亨动保贵州兽药销售批发 13910155382甘肃兰州家用孵化箱咨询18919112728
广东广州家禽孵化箱购买咨询 18924254187 江苏盐城孔雀孵化箱销售咨询(大丰,徐州,泰州,南通,淮安,宿迁) 18912527591 浙江杭州鸽子孵化箱价格查询(湖州,温州,金华,义乌,丽水) 18968114840
孵化箱 网站域名网址:www.fuhuaxiang.com 更新修改刷新时间 2024年12月03日 北京春明方通电子有限公司-方通牌孵化机公司孵化箱网站 小型孵化箱 全自动孵化箱 鸽子孵化箱